5月17日上午,青島市第三十五次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在五四廣場舉行。當天,五四廣場東側通道變身特殊“體驗館”,一場別開生面的“讓愛無礙”無障礙公益體驗也在這里溫情啟幕。
這場集互動性、教育性和公益性于一體的特別活動,旨在喚起公眾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關注與行動。四大體驗區、八項沉浸式體驗,通過“換位體驗”的方式,讓300余名健全市民以“第一視角”感受到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挑戰;而十家志愿團隊的貼心服務和專業引導,不僅確保了體驗過程的安全性,也通過親身示范和耐心講解,幫助參與者深入理解到殘障群體面臨的困難。
換位思考,沉浸式體驗觸動心靈
“我從來不知道盲道被占用的感覺這么無助。”摘下眼罩的市民王女士在完成“盲行迷宮”挑戰后聲音有些低沉。在視覺障礙體驗區,她戴上眼罩進行了兩項體驗:一是在模擬盲道上行走并避開障礙物,二是根據語音指令尋找物品。這些體驗不僅讓王女士深刻感受到視障人士在方向感知方面的困難,更感受到障礙環境給視障人士日常生活帶來的挑戰。數據顯示,半天的活動時間,有超過200人次嘗試視覺障礙體驗。
而緊挨著的上肢障礙體驗區“獨臂”挑戰——“一擰千鈞”現場,當前來體驗的參與者用約束帶固定一只手臂后,擰開礦泉水瓶蓋,這個原本平日里輕而易舉的動作,卻成了體驗路上的“攔路虎”。記者觀察到,多數參與者挑戰失利,個別挑戰成功的參與者也需要多次嘗試。在現場設置的“感悟墻”區域記者就看到,剛剛結束體驗的青島一中一名同學認真寫下:“原來殘障人士的普通生活這么不容易!”
聽覺和語言障礙體驗區的“你比我猜”也是參與者特別喜歡的體驗項目,但沒想到,這里的“你比我猜”卻不能用言語提示,只能用肢體動作傳遞詞語信息。“太難了!”來自青島第一中學市南分校的體驗者感嘆道。可身邊的媽媽卻適時引導孩子:“那我們平常如果遇到聽覺障礙人士,是不是應該更有耐心?”
殘障人士當“教練”:雙向奔赴促融合
活動還創新采用“殘障人士教練”模式,邀請了2位殘障人士擔任視覺障礙體驗區和下肢障礙體驗區教練。青島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會長、視障者姜啟紅就作為教練,現場演示了盲杖使用技巧:“正確的握法是虎口向前,輕敲地面形成扇形探測區。”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參與者紛紛拿起盲杖,試探著行走在模擬盲道上,親身體驗“黑暗中的前行”。
下肢障礙體驗區同樣引發強烈反響。看著殘障教練曲程老師嫻熟地操控輪椅通過各類障礙,可躍躍欲試的參與者們,卻大多需要借助志愿者的協助,才能滑動輪椅通過斜坡駛上模擬人行道。即使繞過或者通過最基礎的路錐、路面障礙也并非易事,可對很多“輪友”們來說,這就是日常。而當參與者坐上輪椅努力伸直手臂,也夠不著貨架高處的物品時,大家更是若有所思。“沒有適當的坡道,哪怕5厘米的臺階,對輪椅使用者來說也是一座山;而放在高處的物品對于輪椅使用者,更是高不可攀。”參與體驗者李先生表示。
“無障礙九宮格”科普:超八成體驗者認識標識
在“無障礙標識貼貼樂”體驗區,參與者在對照“無障礙設施符號”展板學習后,大部分都能準確識別9個無障礙設施標識。“之前對無障礙標識的關注不多,只認識幾個基本的,這回參與活動,一下子學習到很多無障礙標識知識,今后我們也會多注意這方面,力所能及地為殘障人士創造便利。”來自青島一中的參與者如是說。
而在各體驗區,還展示了12幅引發深思的插畫創作。插畫“暢通的盲道,是城市溫暖的風景線”,生動呈現了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插畫“耐心等待,每只蝸牛都能到達終點”,則傳遞著包容心智障礙兒童的理念。而這幅插畫的創作者,是來自青島第四實驗初級中學的初二學生高慕蓉,在構思這幅作品時,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畫筆,讓更多人理解心智障礙兒童的成長節奏,同時也希望告訴正在“慢成長”的天使們,“門外的鮮花永遠為你盛開,不必追趕他人的腳步,慢慢來,就好!”
活動現場,還專門邀請到視障志愿者老師為參與者現場制作“盲文祝福”,不少參與者都領取到了專門定制的祝福,更表示在這里,“第一次體驗到無字天書,愿世界有愛無礙!”
青島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會長姜啟紅表示:“下一階段,我們還將帶著這些體驗走進學校、社區、單位和公共場所,讓更多人了解殘障人士的生活困境,進一步關注、尊重殘障人士,共同營造無障礙環境,共創和諧社會。”
正如視障體驗者劉女士所說:“當我們摘下眼罩重見光明時,請記住黑暗中等待援手的感覺。”這場持續3.5小時的活動,用最直接的體驗叩擊心靈,為城市文明寫下生動注腳。不僅讓參與者深刻體會到殘障人士的生活不易,更喚起了社會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高度關注,為推動城市包容性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本次活動由青島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具體組織,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客運段“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務隊、青島民盟市北區工委盟員志愿者、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城運控股公交嶗山巴士“青島巴士”志愿服務隊、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島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啟航服務隊、日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市南區新聯會、青島電影學院文學與導演學院服務隊提供現場志愿服務支持。
志愿者感悟——
志愿服務,奉獻愛心,讓愛“無礙”,出行無憂。對每一位殘障人士的幫助和關愛,是每個人、每個行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客運段“我是你的眼”助盲服務隊
同心同向,共促發展;青盟護航在行動。
——青島民盟市北區工委盟員志愿者
換位體驗才懂難,幾小時的模擬不便,遠不及他們每分每秒的真實人生,希望點滴行動匯成無障礙的坦途,未來青島航空愿以微光筑坦途,將與無障礙事業并肩行遠路。
——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微光成炬,照見平等尊嚴。許多公共場合雖然設置了無障礙設施,卻常被雜物堆積,無障礙設施需要每個人去維護。
——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嶗山巴士“青島巴士”志愿服務隊
有愛無礙,希望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助力殘障人士,共創美好社會!
——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
這次志愿活動,是一次心靈的觸碰與責任的喚醒。我們不僅看見了不便中的堅強,也感受到了微光匯聚成炬的溫暖。作為心啟航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我們愿做時代溫柔的拾光者,用青春與熱忱,為每一份“通達”與“平等”鋪路,助力夢想無礙前行。
——青島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啟航服務隊
輪椅行障知不易,共情無聲傳溫暖。
——日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行
所愿皆所求,愿人世間都“無礙”。
——市南區新聯會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消除障礙的行動者,讓“無礙”不僅是一個愿望,更成為青島最溫暖的底色。
——青島電影學院文學與導演學院服務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