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來,為筑牢學生交通安全防線,青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李滄區大隊強化警保聯動機制,聯合人保公司在青島市李滄區49所小學全覆蓋設立“共享頭盔角”,先后投放安全頭盔600余個,滿足學生及家長臨時借用需求。以“小頭盔”撬動“大安全”,從起初的“頭盔緊缺”到現在的“無人問津”,折射出“戴盔出行”正從強制要求內化為自覺行動。

應急方案變成習慣養成
據了解,“共享頭盔角”本是為解決家長臨時忘戴頭盔的“補救措施”,卻成為安全教育的實踐課堂。李滄交管通過“開學第一課”情景教學、學校將頭盔佩戴納入德育評比、家長會曝光未戴盔行為等“警校家”聯動措施,讓安全理念滲透日常。數據顯示,98%的學生養成“出門即戴盔”習慣,92%會主動提醒家人,甚至將習慣延伸至周末出游。
“冷清”背后是文明升溫
另據了解,如今多數共享頭盔角使用率不足5%,但這一“冷清”恰是治理成效的生動注腳。從“查處倒逼”到自主佩戴,從“應付檢查”到親子互查,反映的是安全意識的深層覺醒。正如一位家長所言:“現在不戴頭盔反而覺得不自在。”這種從制度約束到行為自覺的轉變,正是城市交通文明提升的縮影。

校園共享頭盔角“由熱轉冷”,見證的是安全意識從“制度要求”到“行為自覺”的深刻轉變,成為校園文明進步的生動注腳。實踐證明,當制度約束轉化為內在自覺,當剛性管理與柔性引導相得益彰,就能讓安全理念真正落地生根,為青少年成長筑牢生命防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海杰 通訊員 孫曉婷 王偉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