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嶗山區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圍繞“人人文明,家家和諧”目標,推動文化“兩創”與精神文明建設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的文化社區建設路徑,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參與社區治理、服務區域發展,持續提升居民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體系筑基,三級聯動推動文化“兩創”落地
嶗山區將文化“兩創”作為文化社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從頂層設計入手,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建立區委主要領導牽頭、宣傳部主推、街道主抓的三級聯動機制。通過召開座談會、開展基層調研督查等方式,推動文化社區建設責任層層落實。
在試點推進中,嶗山區分兩批培育38個文化社區試點,依托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場所開展公益課堂近萬場,惠及群眾超39萬人次,其中9個社區入選全省試點。目前,文化社區建設已進入全面推廣階段,積極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居民文明素質提升、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等活動1.2萬余場,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以前覺得‘文化’很遠,現在社區課堂就開在家門口,剪紙、養心操都能學,鄰里關系也更近了。”王哥莊街道西山村村民齊素芹參加社區非遺課程后感慨道。
資源直達,“文化傳送員”打通最后一米
為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嶗山區構建起“專業教師+文化傳送員+志愿者”三維工作隊伍,創新推出“嶗記文明”主題課程體系,研發主線必修課、特色選修課與政府公益課相結合的課程包,累計舉辦文化專題培訓班4700余班次,覆蓋群眾超10萬人。
“我們不僅是教課,更是傳遞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沙子口街道大河東村文化傳送員段志燕說。這支由村居骨干、社會團隊和志愿者組成的隊伍,依托由文明實踐愛心企業聯盟、文明單位提供的涵蓋11個類別、80項優秀項目的文化服務資源清單,以“點單—送課”模式,將非遺傳承、政策解讀、康養服務等內容精準送達基層。
陣地融合,文化賦能社區治理
嶗山區以文明實踐站為主陣地,整合老年大學教學點、青年夜校等資源,打造多元融合的文化空間,開展非遺體驗、中醫養生、曲藝展演等活動,吸引居民“方便來、愿意來”。
文化“兩創”課堂不僅豐富了居民生活,更成為社區治理的“潤滑劑”。在課程和活動中融入社區議事、環境整治、應急演練等內容,以方言小品、快板、社區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居民參與共建共治。
“在纏花課上,大家一邊做手工,一邊聊社區事,很多問題就在輕松氛圍中解決了。”王哥莊街道王哥莊村網格員王云紅說。隨著文化“兩創”活動的開展,有效促進了鄰里互動,從源頭上減少了矛盾糾紛,實現“文化聚人氣、治理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典型引領,打造“嶗記文明”傳播品牌
嶗山區積極挖掘和宣傳基層文化典型,發揮全區200余名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打造“嶗記文明”區域文化品牌。借助“山哥海妹”“饅饅一家人”等本地IP,以新媒體手段傳播傳統文化,營造崇尚文明、踐行新風的社區氛圍。
通過構建“中央媒體引領、省級平臺聯動、自有陣地深化”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嶗山區文化社區建設經驗受到廣泛關注,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聲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下一步,嶗山區將繼續深化文化“兩創”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推動傳統文化在現代社區中煥發新生,為基層治理和區域發展注入持續的文化動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