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碩果盈枝。9月11日,青島市第十一屆“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題賽決賽在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辦。經過層層選拔,16個來自省內外的優秀項目會師決賽舞臺,在決賽現場進行了激烈的比拼,最終“用科技助力一顆蔬菜的全球之旅”項目獲得一等獎,打造“精準生物育種平臺,釋放未來作物生物潛能創制高產高蛋白超級飼用玉米”“鼎信陽光5G植物工廠”2個項目獲得二等獎,“數字農業金融服務平臺”等3個項目獲得三等獎,充分展示了全市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
專業賽制+打造亮點: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多領域突破
本屆決賽延續“項目路演+專家提問+現場評分”的賽制,邀請5位來自鄉村振興、產業投資、創業服務等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團。評委們從技術含量、商業模式、帶動效應、團隊素質等多角度對項目進行綜合考評,通過專業建議幫助選手完善方案,提升項目的可行性和成長性。
“參加這樣一場專業的賽事,通過不斷優化項目思路,對提升自己有很大的幫助。”楊家山里農文旅融合一體化運營項目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政策支持以及企業合作方面,對公司下一步開展工作提供非常有益的指導和借鑒。賽事現場配套打造政策解讀區、項目展示區、金融助農區、產品品鑒區“四大功能區”,營造出沉浸式的賽事體驗氛圍。
本屆賽事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創新項目,諸如“一顆蔬菜的全球之旅”項目錨定脫水蔬菜、果蔬脆片等高附加值賽道,通過建設數字化自動化的蔬菜生產加工車間,打造從田間到國際餐桌的全產業鏈,產品暢銷日本、韓國、東南亞、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物育種平臺”項目利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編輯工具,創制高產高蛋白飼用玉米,助力解決大豆進口依賴問題。
“5G植物工廠”項目依托物聯網技術和立體無土栽培技術,實現農作物全年智能化生產,大幅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數字農業金融服務平臺”項目運用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技術,為農業全產業鏈提供數字融資和風控服務,破解涉農企業融資難題。“鹽堿地彩色小麥”項目通過“以種適地”策略選育耐鹽堿彩麥品種,實現鹽堿地資源的高值高效開發。“藻基封碳”項目通過基因編輯藻種實現高效固碳,將工業廢氣轉化為生物柴油和有機肥,為高碳排放行業提供低成本減排路徑。
創新平臺+金融助力:構建長效機制助力農創發展
本屆賽事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參賽項目質量較往屆有明顯提升。評審現場,專家對本屆參賽項目整體表現出較高的創新水平和實用價值給予充分肯定。專家一致認為,參賽項目涵蓋領域廣泛,技術含量顯著提升,不僅關注農業生產環節的創新,還延伸至產業鏈金融、資源循環利用、數字農業等新興領域,多數項目已進入產業化實施階段,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帶動能力,有效促進了技術創新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
金融支持為創新創業項目健康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大賽現場,青島農商銀行為13個參賽項目預授信4950萬元,太平洋產險青島分公司為本屆大賽入圍項目提供了定制服務,并推出多項專屬金融保險產品,為農創項目提供優惠利率和便捷服務。同時,大賽還組織了多場投融資對接活動,邀請多家投資機構與優秀項目進行深入交流,推動創新成果與資本市場對接。
“雙創”賦能+未來規劃: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青島市持續優化農村創新創業環境,出臺多項人才培養、信貸融資、技術指導等支持政策。目前,全市農村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有力推動了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為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注入新動能。
歷經多年發展,“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題賽已成為推動青島農村創新創業加快發展的重要平臺,往屆大賽培育的優秀項目多次獲得省、全國賽事獎項認可,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通過賽事平臺,有效激發了農村創新創業活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鄉村振興創業項目和創新企業,促進了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
下一步,青島市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點圍繞智慧農業、生物育種、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文旅融合等領域,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創業項目,在推進創業成果加快落地轉化,打造鄉村振興創新創業高地,為加快建設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提供有力支撐。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王一帆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