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落下帷幕。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凸顯了青島在推動中國海洋可持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也為全球沿海城市深化海洋合作貢獻了“青島方案”。
一系列平臺的建立與成果的發布,為青島海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對接了更豐富的資源、更廣闊的機遇和更龐大的市場,更是青島向世界展示其海洋發展新范式的窗口。這座向海而興、因海而美的城市,正在揮毫書寫一部從蔚藍駛向未來的宏偉篇章。
打造匯聚全球資源的“強磁場”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青島最突出的特色優勢。近年來,青島市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國家級、國際化海洋合作平臺,持續增強對全球海洋創新要素與產業資源的集聚能力,形成吸引資源的“強磁場”。
青島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正作為中國向世界展示海洋發展的亮眼窗口與匯聚全球共識的關鍵橋梁。如今,青島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方向,全力構建“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多項領域實現突破進展:三文魚、東星斑等高端水產品種苗繁育取得新成果,大型散貨船和超大型礦砂船手持訂單量居全球首位,海洋多糖類藥物BG136進入臨床Ⅱ期試驗階段,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規模占全國12%,中電建115萬千瓦海上光伏項目一期實現首批并網發電,在研與應用中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達32個。今年一季度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高于全省0.6個百分點,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研發平臺是青島海洋科技實力的核心支撐。近年來,青島持續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著力推進嶗山實驗室等高能級平臺建設,簽署“深海三大國家平臺”部省市共建協議,統籌各類涉海創新資源,每年布局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據統計,2024年,青島有5項海洋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5項涉海項目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構建“需求方出題、科研方解題、市場方評題”的成果轉化新機制,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走向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澎湃的藍色青島正以平臺之力,加快建設“創新之?!?。
培育向海圖強的“新引擎”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也是青島海洋發展戰略落地見效的關鍵抓手。近年來,青島聚焦“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以“項目建設當先鋒海洋發展創一流”為抓手,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全方位加快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去年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5513.2億元,穩居中國沿海城市第三位,形成“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形成一個集群”的倍增效應。
在海洋產業發展領域,青島深入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靶向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優質項目。在“藍色新航程——國際海洋產業經貿合作對接會”特色活動中,現場設立了海洋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與海水淡化、海洋生物醫藥、智慧海洋與數字航運、現代農業與漁業資源等多個洽談專區,為全球海洋產業界搭建了集信息共享、精準對接于一體的高效合作橋梁。150余家中外企業開展“一對一”洽談,達成一批初步合作意向。在“向海問藥 生物醫藥創新的藍色機遇”平行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院長薛長湖以“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大健康產業融合創新”為主題,系統闡述了以大食物觀構建“藍色糧倉”新格局以及海洋活性物質開發應用前景,多維度分享了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領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發展策略,為產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對話環節中,與會嘉賓深入探討了海洋藥物與海洋大健康產品的未來發展趨勢,并就如何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AI等新技術為支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展開交流,進一步推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海洋生態保護領域,青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推進一批修復與治理項目——深入開展海岸線生態修復、濱海濕地恢復、美麗海灣建設,整治修復海岸線110公里、濱海濕地2300公頃,西海岸新區、藍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案例獲評全國典型案例,靈山灣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靈山島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達到99%,不僅改善了海洋生態環境,更探索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海洋路徑。
青島正以項目為抓手,賦能全球海洋科技創新,助推生態保護修復,驅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呼喚青年人才共赴“蔚藍未來”
青年人才是城市發展的主力軍。青島以會為帆,邀約全球人才共航,凝聚集體智慧與經驗,攜手開創海洋繁榮與可持續發展的嶄新局面。
在本屆論壇上,《海洋青年人才青島倡議書》《全球藍色伙伴關系青島倡議》《2025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青島共識》發布。在“與海同行——海洋青年人才的機遇與挑戰”平行論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作了《馭海新浪潮:全球青年科技力量與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主旨演講,從不同側面、多個角度生動闡釋了青年科學家如何在海洋事業探索中保持敬畏與熱愛,做好海洋科技這篇大文章,為加快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青年力量。
為了讓各類人才在青島“懷才而遇,快速成長”,近年來,青島強化人才引育,構筑海洋智力高地。積極爭取山東省泰山產業人才工程藍色人才項目,青島有5個項目入選,占全省的50%,創歷年最高。組織三屆全市海洋人才評選,30人次獲評青島市現代海洋英才稱號,有效激發人才創新動能。
青島的海洋發展實踐,構建了一個科技—產業—人才深度融合的生態系統,形成了一個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發展閉環。這一“青島范式”不僅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海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更為中國乃至全球沿海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海洋治理方案。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