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翻滾的膠澳大地上,聯合收割機正以每分鐘3畝的速度推進,無人機在田間劃出精準航線,智能化烘干塔24小時不停運轉——這幅現代“三夏”生產圖景的背后,是青島市供銷社構建的“全鏈條、智慧化、保姆式”服務體系。記者從青島市供銷社獲悉,目前已儲備農資2.5萬噸、調度農機1200臺(套),通過“科技賦能 + 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為夏糧歸倉與秋糧播種筑牢保障線。
走進西海岸新區供銷社的智能配肥中心,電子屏上實時顯示著各區市農資庫存數據。“今年儲備量比去年增加10%,其中有機肥占比提升至35%。”農資公司負責人指著調度大屏介紹,通過“中央倉 + 區域倉 + 村級點”三級儲備體系,2.5萬噸化肥、農藥實現48小時直達田頭。
在膠州市里岔鎮,種糧大戶王詠仁用手機下單的5噸配方肥,當天就由供銷社配送車送達地頭:“價格比市場價低8%,還送土壤檢測服務。”為守好質量底線,青島市供銷社在12個農資倉庫安裝智能質檢設備,對每批入庫化肥進行氮磷鉀含量快速檢測。數據顯示,今年農資抽檢合格率達99.6%,較去年提升1.2個百分點。
“東經120.45度,北緯36.32度,請求調度無人收割機支援。”平度市蓼蘭鎮農戶李建國通過“供銷農機智慧監管平臺”發出指令后,3公里外的無人農機隊15分鐘即抵達現場。該平臺整合了耕、種、收、烘全程農機資源,作業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40%。西海岸新區供銷社、青島供銷普惠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優化升級“供銷農機智慧監管平臺”,實現農機精準調度、高效管理與實時監控,提升“三夏”作業效率。
“海青供銷社烘干線已預留專屬通道。從過磅到入庫全程機械化,8小時就能達到收購標準,比露天晾曬節省3天。”西海岸新區供銷社三農事業部副部長徐全偉介紹,針對“爛場雨”等風險,青島市供銷社調配12臺移動烘干設備組成應急隊,海青供銷社的500噸級烘干塔創下8小時將潮麥含水率從28%降至13%的紀錄。種糧大戶張磊的25噸小麥經過烘干后,避免了近3萬元的損失,同時還省了20個人工。
在平度市仁兆鎮的“供銷田頭服務站”,農戶不僅能領取免費的病蟲害防治手冊,還能通過觸摸屏查詢糧食收購價格。“我們推出‘五免服務’,包括免費農機檢修、免費測土配方、免費技術培訓等。” 青島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
膠州市供銷社創新“訂單式”服務,與12家面粉廠簽訂收購協議,讓農戶賣糧不愁。隨著夏糧收割進入高峰期,青島市供銷社正統籌1.8萬噸倉儲資源,確保新糧應收盡收。“我們將持續發揮系統優勢,讓小農戶也能享受到現代農業的紅利。”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進“數字供銷”建設,力爭2026年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服務覆蓋率超85%。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