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一頭連著宏觀大勢,一頭連著千家萬戶。
前不久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提出,規劃建設高質量充分就業先行區,支持濟南、青島打造全國北方區域性就業聚集地。
面對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被賦予重任的青島如何打造全國北方區域性就業聚集地?
為此,青島市承壓而上、以韌克艱,增強做好就業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千方百計擴大崗位供給,多措并舉提升勞動者素養,多點發力加大就業服務力度,精準出招守穩就業基本盤,全力以赴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2025年1—4月份,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47萬人,同比增長5.02%;扶持創業1.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46.45%。
沿黃九省區勞務協作發展交流活動暨2025年山東省春風行動推進活動舉行。
穩企業就是穩就業
穩經營主體是穩就業的關鍵。
根據青島市場監管部門統計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青島市新登記經營主體5.65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2.28萬戶,同比呈現增長趨勢。目前在全市210.27萬戶經營主體中,企業數量達到82.47萬戶,占比穩步提升至39.22%。全市經營主體保有量和增量均居全省首位。
“我們提交材料后,即墨區人社部門的工作人員線上線下核對跟進,確保我們9月、10月都領取了補貼。”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企業招用了10余名高校畢業生,按照政策,每名畢業生都可以領取1500元的一次性補貼,共為企業節省了2萬余元的用工成本,有效穩定了就業崗位。
自2022年《關于加快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有關工作的通知》政策實施以來,青島市已累計為1.2萬家企業發放8934萬元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帶動新增就業崗位5.9萬個,這一政策不僅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還有效緩解了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的就業壓力。同時,青島市將延續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包括延續實施階段性降費率政策、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延續實施技能提升補貼政策等,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功能作用,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2025年伊始,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若干措施》,在全省率先出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25項措施,推動出臺新一輪社保補貼、創業補貼等政策。其中提出支持市場主體穩崗擴崗,強化國有企業就業引領作用,統籌實施社會保險補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支持政策,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履行穩崗擴崗社會責任。做好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崗位挖潛、職業轉換,對就業容量大、示范效應好的經營主體,同等條件下優先保障建設用地計劃,優先提供金融、用工支持服務。
同時,青島市從降低申請門檻、擴大對象范圍、提高授信額度、降低利率水平等方面,進一步加大“青崗貸”助企穩崗擴崗力度,其中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最高可申請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單戶授信額度由30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個人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給予單戶授信額度最高1000萬元。
此外,青島市大力開展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助企護航”行動,進一步完善市、區、街、社的“1+3”用工服務梯隊,精準摸排企業用工需求,開展“一企一策”用工保障服務。優化打造“青島市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對接平臺”,實現企業用工需求“訂單式”服務、“全流程”管理。推出“青崗優聘”招引專區,面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企業需求,集中發布優質崗位。2025年以來,共為青島市747家重點企業提供專場招聘、崗位發布、校企對接、勞務協作等優質用工保障服務。
興產業就是促就業
“隨著企業快速發展,我們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上升,急需自動化、電子信息等專業的人才,從事硬件產品的工藝和設計研發等崗位。”青島航天半導體研究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劉曉博表示。
“學校積極構建跨領域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康復學科專業體系,期待有高層次人才系列、師資系列、研究系列、博士后系列四大類崗位人才加盟,共同參與和見證學校的成長發展。”康復大學招聘負責人表示。
2025年,青島進一步加快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聚焦“10+1”產業方向,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其中優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2個先導產業;突破發展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等5個新興產業;提質發展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等3個優勢產業;積極搶占太赫茲、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等未來產業賽道。
城市重塑產業版圖,產業項目就是經濟增長“穩定器”、吸納就業“蓄水池”。
青島市2025年安排市級重點項目600個,總投資1.42萬億元,包含產業類項目448個,社會民生類項目64個,基礎設施類項目88個,其中,產業類項目是“主力軍”,項目數量占74.7%,投資強度大、產出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為青島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精準擴大有效投資提供支撐。
為此,青島市提出,培育產業帶動就業增長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發展,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高端化工與新材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產業就業支撐專項行動,統籌優化就業培訓、創業創新、科技孵化等支持政策,提升從業人員就業適崗能力,強化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供給。
青島市醫養機構進校園活動在青島大學成功舉辦。
在供需對接方面,青島市聚焦“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做好全鏈條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服務,積極赴全國范圍內勞動力資源豐富地區河南、甘肅等地開展聯合招聘、組團招工等跨區域勞務對接活動20余場,依托勞務品牌、勞務工作站、技能人才就業合作站,形成一批就業輸入集聚區。拓展包車、專列、包機等“點對點”務工出行服務,幫助務工人員便利出行,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勞務協作服務模式。
青島市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精準鏈接,組織醫養機構進校園活動,近30家用人單位發布的人才需求共300余個,涵蓋養老管家、理療師、照護師、康復醫師等高端崗位,多數崗位薪酬都在5000元/月以上,部分康復醫師等專業技術崗采用“底薪+績效”模式,個別康養機構的全科醫生崗位年薪高達30萬元。
吸納就業,青島國企體現責任擔當。“國聚英才 企航未來”2025年春季青島國企人才招聘活動中,近70家集團公司及下屬企業參與,集中提供信息技術、綠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200余個崗位,計劃招聘769人,崗位優質、前景廣闊,充分彰顯了青島國企的責任擔當。
2025年春季青島國企人才招聘活動舉辦。
在賦能就業方面,青島市優化就業技能培訓政策精準賦能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著眼于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發展方向及重點群體技能學習需求,將原就業技能培訓職業(工種)由92個擴充至135個,新增43個職業(工種),增幅達47%。此次擴容重點聚焦于社會生產和生活服務類崗位,新增職業(工種)目錄中涵蓋人工智能訓練師、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無人機測繪操控員、智能樓宇管理員、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等一批緊貼時代發展的新興職業,涉及智能制造、數字營銷、綠色建筑、健康照護等多個新職業領域。
新興產業就業活力迸發,2025年1—4月份,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47萬人,同比增長5.02%;扶持創業1.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46.45%。
優服務就是強就業
青島市李滄區虎山路街道岳湖社區“就享家”樂業服務站的就業服務專員為社區“寶媽”積極對接職業指導專家趙建平,定制專門的就業幫扶方案,幫助其成功入駐社區,支起托管小課桌,不僅有效兼顧了事業與家庭,還帶動小區其他鄰居“家門口”就業。
目前全市現已建成369家“就享家”樂業服務站,凝聚起“勞務經紀人+勞動保障協理員+公崗從業者+網格員+就業服務專員”服務就業“強磁場”。
青島市天目山路社區“就享家”樂業服務站開展就業創業公益培訓。
202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222萬人,較2024年增長4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面臨壓力。青島市深入基層、摸排需求,通過分類施策、精準幫扶、跟蹤指導,全力護航重點群體走好就業路。
聚焦青年群體。青島市印發《關于開展“就在青島 享有未來”青年群體就業助航行動的通知》,通過開展“十個一”助航行動,集聚政校企資源,充分挖掘就業渠道,全面釋放就業潛能,做實做細就業服務,全方位、閉環式為高校畢業生加碼賦能,引導在校生盡早規劃職業方向,幫助畢業生正確選準就業方向,助力離校未就業等青年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青島市出臺“服務青年就業 促進民生改善 保障宜居安居”等12條政策措施,包含降低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租房成本、青年群體前期住房貸款還款壓力、地下空間利用成本等。
2025年,山東省首列東西部勞務協作返崗務工專列抵青。
聚焦農民工群體。青島市圍繞山東省“魯甘人力”協作部署,聚力打造“青定人力”“青隴人力”勞務協作品牌,連續5年開通勞務協作返崗務工專列,配置數十名市、區兩級就業服務專員提供“點對點”服務,實現務工人員“出家門進廠門”的無縫銜接,累計輸轉勞動力8000余人來青就業。2025年的春風行動由青島市人社部門會同17個部門聯合舉辦,依托公共人力資源市場、零工之家、零工驛站、“就享家”樂業服務站等平臺,推出聯合招聘、區域招聘、專場招聘、流動招聘等形式,累計舉辦招聘活動140場次,匯集發布就業崗位12萬個,實現周周有招聘、時時有崗位,規模為歷史之最。
聚焦困難群體。青島市開展就業援助專項行動,采用電話、敲門等方式,摸排大齡失業、長期失業等困難人員就業需求,精準開展職業指導、政策宣講等服務73場次,聯系對接服務3539人。堅持救急救難救困原則,為410戶困難家庭集中送崗位、送服務、送政策、送溫暖、送慰問,落實慰問金25萬元,助力失業人員就業83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67人。
政策托底、產業牽引、服務賦能,青島高質量充分就業工作正蹄疾步穩。
“到2030年,全市每年城鎮新增就業規模保持在35萬人以上、扶持創業3萬人以上,新增高技能勞動者8萬人以上,打造全國北方區域性就業聚集地。”青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青島市將做細做實招聘對接、用工保障等就業服務,進一步強化崗位供需匹配:一是持續開展“百日千萬”專項招聘等招聘活動,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對接服務平臺。二是進一步強化在青高校招聘服務,開展校園招聘、實習實訓、職業指導和研學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三是積極赴勞動力豐富地區,深入職業院校進行精準對接,吸納更多勞動力來青就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