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全球領先的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獨立運營的中東航線CLAN首航船舶“地中海弗羅拉”輪(MSC FLORA)順利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QQCT碼頭80泊位,標志著這一聯通東亞與中東市場的新航線正式投入運營。該航線的開通進一步強化了青島港作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的戰略地位,為全球貿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新航線賦能區域貿易,構建海上黃金通道
作為當前國際航運市場的主力船型之一,“地中海弗羅拉” 輪全長355米,最大載箱量達11552標箱。據了解,該航線計劃部署8條船舶運營,周班運行,港序覆蓋青島、上海、寧波、南沙、新加坡、那哈瓦舍瓦、達曼、哈邁德港、朱拜勒、巴林、科倫坡等重要樞紐港口,精準構建起東亞與中東、南亞之間的海上黃金物流通道。首航作業中,青島港以高效協同能力完成2800標箱的裝卸任務,彰顯了港口與航運企業的深度協作效能。
地中海航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CLAN航線的推出是其全球網絡戰略拓展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把握中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增長機遇,優化國際供應鏈服務體系。依托青島港的樞紐輻射能力,貨物可快速分撥至日韓、東南亞及中國北方腹地,為進出口企業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破局貿易挑戰,開拓增長新路徑
進入5月以來,山東港口青島港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持續發力,迎來新一輪航線升級與擴容的熱潮,單月成功開通3條“一帶一路”航線。在全球經貿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青島港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通過加密航線網絡、提升服務效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等戰略舉措,持續釋放外貿增長潛力,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提供堅實保障。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4月,青島口岸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額達2649.8億元,同比增長15.6%;對東盟國家出口額達717.1億元,同比增長13.3%,充分展現了其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港的強勁發展動能。
近年來,面對國際航運市場波動,青島港始終秉持“鏈接全球、服務腹地”的發展理念,以打造穩固可靠的供應鏈為核心任務,不斷強化和完善自身的樞紐功能。此次開通的新航線,不僅能夠實現直達目的港,大幅提升運輸效率,還依托青島港高效的中轉網絡,成功串聯起非洲、澳洲等極具潛力的市場,構建起一條橫跨三大洲的“黃金運輸走廊”。
2025年,青島港發力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通過持續優化航線網絡布局,已構建起覆蓋全球的航運網絡體系,海運航線總數突破220條,航線密度和通達性在北方港口中獨占鰲頭。其航線網絡輻射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主要港口,實現了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港口的全面覆蓋,形成了“東聯日韓、西接中亞、南通東盟、北達俄蒙、輻射全球”的國際航運格局。
提升樞紐能級,錨定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
航線密度是衡量港口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指標。今年以來,青島港新增國際航線數量位居北方港口首位,吸引2M、海洋聯盟等國際航運聯盟持續加大資源投入。業內分析指出,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等行業巨頭選擇青島作為新航線首掛港,既是對其優越區位優勢的高度認可,也是對其卓越運營能力的充分肯定。從地理區位看,青島港扼守東北亞海上交通要沖,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溝通亞洲與歐洲的關鍵節點;在運營層面,其憑借先進管理理念、高效作業流程和專業服務團隊,為船舶停靠、貨物裝卸提供全鏈條優質保障。這些綜合優勢,使青島港在全球貿易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避風港”作用,凸顯中國市場在全球貿易浪潮中的穩定器功能。
展望未來,山東港口青島港將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和 RCEP帶來的歷史機遇,持續優化航線布局,提升樞紐能級,加快推進從“物流港”向樞紐港、貿易港、金融港、服務港的轉型升級。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強的綜合實力,進一步鞏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的核心地位,在全球經濟舞臺上展現更加耀眼的力量。
相關鏈接:新增中東航線 青島港加速“南”行
5月18日,由地中海航運獨立運營的中東航線的首航船舶“地中海弗羅拉”輪順利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QQCT碼頭80泊位,標志著該新航線正式投入運營。
據悉,該船全長355米,最大載箱量達11552標箱,該航線計劃部署8條船舶運營,周班運行,港序覆蓋青島、上海、寧波、南沙、新加坡、那哈瓦舍瓦、達曼、哈邁德港、朱拜勒、巴林、科倫坡。CLAN航線的開通不僅是MSC航線網絡的擴展,更是地中海航運公司鞏固全球航運領導地位、搶占高增長市場、優化供應鏈服務的關鍵舉措。本航次,在青島港裝卸2800標箱。
新航線的成功開通,彰顯了青島港在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接卸、多式聯運協同調度等方面的國際一流運營能力,為青島港打造東北亞重要樞紐港注入強勁動力,進一步鞏固在國際航運網絡中的戰略支點地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通訊員 薛景文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