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夢
4月24日,《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 (2020-2022年)》正式發布。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齊全、融合應用引領、產業生態活躍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6月4日,青島市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工程中小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明確提出三年內推進10萬家中小企業上平臺用平臺。
事實上,不僅僅是在青島,這股工業互聯網的浪潮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席卷全國、乃至全球。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規劃,旨在推動先進制造,確保最新的制造創新發生在美國;德國打造工業4.0,注重智能制造和智能生產;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了社會5.0的概念,希望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數據取代資本連接、驅動萬物,幫助本國不斷縮小貧富差距。
互聯網上半場,青島失去了什么?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格局由“東強西弱”步入“南強北弱”,曾經以“五朵金花”(即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享譽全國的制造名城青島,漸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時間回轉至2010年,青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452億元,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三。可惜的是,與大多數制造業城市一樣,沒有抓住互聯網機遇的青島很快遇到了發展瓶頸。
2015年,青島的工業總產值達到峰值18019.43億元后,此后一路下滑,到2018年已跌至11389.78億元。3年間“縮水”超過了三分之一。
相繼錯過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消費互聯網機遇的青島,雖有“五朵金花”為代表的企業持續發力,但沒有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等賦能工業,僅僅憑借這些底牌,已經難以支撐青島制造、品牌之都的光環。
據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山東共有50家企業入圍,其中青島有5家企業入選,分別是:海爾、海信、青啤、青建和新華錦。這5家上榜企業無一例外,都不是與互聯網、信息化等相關的新興產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青島新興產業品牌企業數量少、業態比較單一等問題。
事實上,新興產業是推動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很多城市憑借新興業態快速崛起。比如深圳的第二產業,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制造占比超過了60%,其第三產業,互聯網信息服務占最大頭;杭州的第二產業,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占比約為78%。前者在只有青島1/6面積的土地上,創造了兩倍于青島的GDP。2019年深圳GDP為26927.09億元,而青島則為11741.31億元;后者與青島同為副省級城市,其上市公司的數量近乎青島的4倍。2019年杭州上市企業的數量136家,而青島僅有35家。
在上一波互聯網經濟中,傳統制造業城市幾乎全部折戟,曾因制造業聞名的“上青天”也未幸免。10年前,時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提出了“為什么上海出不了馬云”之問。天津,被媒體稱作是“被互聯網遺棄的城市”。而青島也錯失互聯網上半場,導致了新興產業布局落后于其他城市,時至今日,青島押寶工業互聯網,就是為了能扳回一城。
一大批互聯網工業企業在青島茁壯成長,一個跨區域、跨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圖 / 新華社)
對標美國,工業互聯網該怎么走?
互聯網肇始于美國,工業互聯網亦是。“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最先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于2012年提出。同年3月,美國首次提出建設“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計劃,目的是建立最多45個研究中心,加強高等院校和制造企業之間的產學研有機結合。2013年美國發布了《國家制造業創新網絡:一個初步計劃》,投資10億美元組建美國制造業創新網絡。2014年,美國產業界、學界等達成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共識,并于同年3月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截至2018年底,該組織共吸納248家世界各類企業巨頭和頂尖機構加盟,覆蓋了工業互聯網全生態鏈。2018年10月,美國又發布了《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報告,提出一個未來4年計劃,通過政府投資早期應用研究以及公私合作研發的方式來鼓勵私營部門在先進制造業的投資和創新。
經過一輪政策和財政的扶持,美國先進制造的整體發展態勢可謂可圈可點。據美國非營利性智庫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自金融危機之后的10年間,28個歐盟成員國的勞動生產率每年平均僅增長0.7%,落后于美國的增長。
在美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史上,有一家企業值得一提——美國通用電氣公司。2009年6月,時任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的杰夫·伊梅爾特與科研人員討論研發中的噴氣發動機時發現,給發動機裝上大量傳感器,每次飛行都會產生大量數據。雖然不知道這些數據可以帶來什么、怎么去利用這些數據,但伊梅爾特堅持認為,這些數據有朝一日會變得和機器本身一樣有價值。于是,他決定要提高通用電氣的軟件能力。從那時起,通用電氣火速剝離臃腫的金融業務,回歸制造業,并力求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工業互聯網公司。
據《福布斯》相關數據顯示,伊梅爾特出任通用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期間,通用電氣共斥資1750美元,完成了超過380筆并購,包括斥資100億美元收購阿爾斯通電力業務,以14億美元收購兩家3D金屬打印公司Arcam與SLM Solutions,重金成立通用電氣數字化部門Digital,這些并購都圍繞工業互聯網進行布局。至2017年,通用電氣Digital的營收已達40億美元。
借鑒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史,哪些因素制約了青島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高層次人才的匱乏、缺乏上下游的產業配套是制約青島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瓶頸。”青島工業信息安全研究院院長唐旖濃認為。美國集合全球最頂尖的人才資源打造工業互聯網,但反觀青島,與國內其他城市相比,其人才資源都不具有優勢。今年5月發布的一份數據也佐證了這一情況,恒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中,青島僅排在第16位,而排在前十位的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
青島市互聯網工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李慶黨曾評價說,“雖然青島在中國北方算是比較開放的城市,但對比南方的一些城市,在對國家政策的解讀、在做事思路上還是不夠開放,在互聯網相關人才的培養、引進政策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相關高新技術產業高層次人才的缺乏制約著青島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青島缺乏相關產業配套,以小型載重車(SLC)為例,它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可在工廠內自主移動。但因為沒有上下游的相關產業配套,企業可能就不愿到青島落戶。”針對這一現狀,唐旖濃補充說,“目前,青島正在制定工業互聯網相關的補貼政策,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企業落戶青島。”
不能再錯過互聯網的下半場
青島要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要總結失敗的教訓,潛心研究具體的發展模式。目前青島的問題是,不是步子邁得太快,而是過于求穩;不是不進則退,而是不快則退。
近兩年,青島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連續出臺了《青島市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關于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青島市落實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加強頂層設計、建立推進機制、完善配套政策。同時,一大批互聯網工業企業在青島茁壯成長,一個跨區域、跨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
以海爾為例。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2012年起,海爾開始建設互聯工廠,并從大規模制造轉型大規模定制,形成了落實供給側改革和轉型智能制造模式的實踐路徑。同時海爾自主研發,打造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
在卡奧斯平臺上,企業資源和用戶零距離交互,不僅可以滿足用戶需求,而且可以創造用戶需求,因此吸引了390多萬家企業、3.2億的用戶在平臺上注冊。目前卡奧斯平臺連接了2121萬臺的智能終端,為3.5萬家企業提供了增值服務。
不同于海爾的卡奧斯平臺,青啤欲借“啤酒+”產業生態圈實現價值倍增。在登州路老廠,300多個啤酒品種的生產將可隨意轉換,排產、配料、物流全部智能化,并設置體驗區,與青啤博物館工業旅游進一步互通;雙星打造了全球輪胎行業首個全流程工業4.0工廠,不僅實現生產智能化、個性化,還串聯起銷售和服務,探索輪胎行業新模式、新業態;特來電建設智能充電網,所有充電樁接入平臺,實現充電智能調度,利用充電大數據為車輛體檢……
“如果說信息技術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費互聯網成就了杭州,那么工業互聯網成就的必須是青島。”正如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對青島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判斷,青島工業基礎良好,應用場景豐富,已具備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領先一步、率先突破的有利優勢。
如果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青島在工業互聯網的新賽道上,將憑借更強的實力參與新一輪的城市競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