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在重慶大劇院落下帷幕,第十八屆“文華獎”獲獎名單同步揭曉。由青島市話劇院創排的大型話劇《煙火人間》從全國428部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文華劇目獎”(原文華大獎),這是中國專業舞臺藝術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也是青島市話劇院建院以來首次摘得該殊榮,同時成為今年山東省唯一獲此獎項的作品。

據悉,作為全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活動,本屆中國藝術節由文化和旅游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以“藝動巴山蜀水 共繪時代新篇”為主題,秉承“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宗旨,集中展示全國文藝精品創作成果。全國共有55部作品進入“文華獎”終評,《煙火人間》的獲獎,不僅是對其思想性、藝術性的高度認可,更彰顯了青島在舞臺藝術創作領域的雄厚實力。
《煙火人間》以青島老里院為背景,聚焦上世紀八十年代市井生活,通過炊煙裊裊的院落、鄰里相依的日常,勾勒出普通人相互扶持的精神氣象,以平凡生活中的真情折射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該劇匯聚國內重量級主創團隊:一級編劇廉海平執筆,一級導演黃港任總導演,一級舞美設計金卅、周正平聯合打造,青年作曲家任安、明家歆加盟,更集結了青島市話劇院老中青三代演員。其舞臺設計極具巧思,360度旋轉立體轉臺串聯起院內院外場景,光影變化呈現四季更迭,舞臺上的“向陽院”滿是生活質感,讓觀眾沉浸式感受時代記憶。


據介紹,《煙火人間》于10月21日、22日在重慶涪陵大劇院完成藝術節展演,同步開啟的線上直播吸引文藝中國、學習強國等多平臺轉播,兩小時云端觀演量超百萬人次,收獲海量好評。閉幕式上,劇組參與《傾訴——我想對你說》節目表演,當“咱們向陽院,煙火氣兒濃啊!”的臺詞響起,全場掌聲雷動,成為對現實主義舞臺精神的生動禮贊。
“這份榮譽屬于所有熱愛話劇的同仁,更屬于觀眾。”青島市話劇院院長傅維登臺領獎時動情表示,《煙火人間》歷經兩年打磨,在與觀眾的對話中不斷完善,是一部“屬于人民、深受人民喜愛”的作品。明年將迎來青島市話劇院建院七十周年,這份獎項既是獻給劇院的“生日厚禮”,更是繼續扎根生活、攀登藝術高峰的動力。總導演黃港坦言,創作初心是“貼近生活、關注普通人”,觀眾在劇中看到父輩身影、感受到時代真情,這種共鳴讓團隊堅定“藝術要深植生活土壤”的信念;編劇廉海平則透露,作品歷經無數次修改,小到情節精簡、大到劇情調整,均以觀眾反饋為重要依據,只為讓故事更貼近人心。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青島時隔6年再度斬獲“文華獎”——2019年,青島原創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曾摘得第十六屆“文華大獎”。近年來,青島文藝創作成果豐碩,七八百部作品獲省級及以上榮譽,涵蓋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多個領域。此次《煙火人間》獲獎,不僅是對一部作品的褒獎,更印證了青島文藝創作“精益求精、扎根生活、守正求新”的理念:從《馬向陽下鄉記》編劇數易其稿,到《靠山》作者耗時14年采訪創作,青島文藝工作者以“慢工出細活”的堅守打磨精品;同時依托“文藝精品創作質量提升工程”“紅色文化主題創作方案”等政策支持,通過“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套班子、一套方案”的“四個一”服務模式,為文藝創作提供資金與專業保障,營造包容創新的創作氛圍。
如今,《煙火人間》舞臺上那棵結滿紅柿的樹,在“文華獎”的舞臺上再度“結果”。正如劇中“柿柿如意”的臺詞,這部扎根生活的作品,既承載著青島的城市記憶,更寄托著文藝工作者“服務人民、書寫時代”的信念,也讓人們對青島未來涌現更多舞臺精品充滿期待。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碧琪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