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北京發布《2024—2025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報告以國際通行的評價框架和中國城市的改革實踐為參考,對45座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GDP過萬億元的經濟活躍城市進行了系統觀測。
青島首次入選“全國十大年度營商環境創新城市”,成為山東省唯一上榜的城市。同時,在“對外開放提升”和“監管機制創新”兩大維度中,青島均獲評“專項創新城市”。
一座城市憑什么脫穎而出?青島的答案,藏在它對“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持久攻堅中。
頂層設計織密“制度網”
營商環境是城市競爭力的“試金石”。過去幾年,青島以“頂層設計+系統改革”的思路,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向更深層次演進。從《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到《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再到《關于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一系列制度創新文件搭建起青島營商環境的“四梁八柱”。
在這些制度支撐下,青島形成了動態優化機制和責任閉環體系:每個部門都有改革“任務清單”,每項改革都有“時間表”和“路線圖”。無論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提速,還是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改革的目標都指向一個方向——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能發展”。
在實踐層面,市紀委監委推出“護航行動6.0”,用監督保障為企業發展清障護航;市委政法委高標準建設中央法務區,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市發展改革委打造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新場景,項目審批時限從120個工作日壓縮至11個工作日;市行政審批局實施“靠前一步、兜底服務”,成立營商企服“金牌團隊”;市大數據局全面打造“無證明城市”,推動政務服務由“多證合一”向“無證通辦”邁進……一系列改革舉措,讓“效率青島”“誠信青島”“溫度青島”成為市場主體的共識。
一座開放城市的磁場效應
開放是青島最鮮明的城市基因,也是其營商環境創新的突出特征?!?024—2025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顯示,青島在“對外開放提升”維度獲評專項創新城市。
青島率先建立市級領導與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政企懇談會、外資圓桌會議、營商環境會客廳等平臺常態運行。通過分國別舉辦德國、歐洲、韓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2024年,青島市商務局共協調解決企業訴求86件。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青島創新推出“我為企業找訂單”活動,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通過這一機制,德國安德烈斯蒂爾進入政府采購名錄,德楓丹加入青島市綠色能源產業聯盟,成功對接三峽集團、中電建等央企國企,圣戈班安全玻璃對接極石汽車,拓展產品銷售市場。

在今年9月舉辦的青島市德國企業圓桌會議上,30余家德資企業(機構)代表出席會議,10家企業代表圍繞在青經營情況、未來發展方向等現場交流。
“我們已經不再只是‘在中國投資’,而是‘與中國共同創新’?!痹诮衲?月舉辦的青島市德國企業圓桌會議上,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德國商會華東及華中地區執行董事兼董事會成員馬銘博的這句話,道出了外資企業對青島的信任。
目前,青島已成為全國德資企業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430多家德國企業深耕青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27億美元。采埃孚、佰特思、諾馬集團與青島汽車整車制造企業深度合作;代傲是海爾集團的重要配套商,海信集團與博世集團實現空調領域合作發展;克諾爾、隔而固、扎克是青島軌道交通、造船產業的合作伙伴……大型跨國公司、企業集團、眾多隱形冠軍企業都在青島找到了發展的土壤。
如今的青島,正以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外資企業信賴的“共贏之城”,14次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多次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投資環境金牌城市”。
市場信心驗證營商環境“含金量”
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服務效能”。青島在“監管機制創新”領域同樣走在前列,獲評“專項創新城市”。
當前,青島高標準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國務院三批重點事項辦件量465萬件,平均跑動減少81%,辦事環節減少84%。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流程改革尤為亮眼——過去需跑發改、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生態環境4個部門、120個工作日,如今通過“一件事”窗口或線上專區,僅用11個工作日即可辦結。
政務服務的“減環節、提速度”,背后是青島數字化治理的深層變革。青島市大數據局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讓過去需要反復提交的企業資料、資質證明,如今通過部門間共享自動調用,實現“秒批”“免證”“掌上辦”。
青島的制度創新與服務改革,最終都體現在市場主體的信心上。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創業團隊選擇青島作為落地首選地——因為這里審批更高效、服務更貼心、環境更穩定。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青島市新登記經營主體11.91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4.94萬戶,截至6月30日,全市實有經營主體210.09萬戶,其中企業83.35萬戶,占比39.67%,同比上升1.27%。
外資企業投資活躍,阿斯利康在落地青島后兩年間連續追加投資,總投資達到7.5億美元;路易達孚總投資10億美元項目在青島高效落地的過程,被企業稱為“青島速度”“青島溫度”。企業“用腳投票”的信心正是對這座城市營商環境的最佳注腳。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陽光雨露。”在這句被無數企業家引用的話背后,青島用行動給出了自己的注解。這座城市的每一次創新,都在為企業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讓世界看到一個更自信、更開放、更具競爭力的青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