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實施托幼一體化管理,幼兒園托班提供托位不少于1.5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0%;高起點建設青島二中、五十八中等優質高中新校區,實行“優質高中+薄弱高中”“優質高中+普通高中”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公辦高中學位供給,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打造10所優質科學教育特色高中,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10月21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的有關情況。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城市的未來。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教育強省戰略部署,加快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青島教育強市建設規劃綱要,明確了青島教育未來十年的發展藍圖。為了推動教育強市建設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等5個專項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教育強市建設的“施工表”和“任務圖”。
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其質量直接影響著個體發展的起點公平與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肚鄭u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是對教育強市規劃綱要的具體落實,以優質普惠發展為總體目標,強調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鞏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成果,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擴增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提高保育教育質量,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示范樣板,為教育強市建設夯實基礎。
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重點圍繞優結構、提質量、強保障、促改革、嚴管理五個方向展開,具體包括十項工程,包括:普惠性資源結構布局優化工程、鄉村學前教育改革提質工程、學前教育內涵發展工程、保育保健工作提升工程、聯盟辦園改革深化工程、保教隊伍建設強基工程、普惠性經費保障完善工程、托幼一體化改革工程、協同共育體系建設工程、幼兒園治理水平提升工程。
其中,普惠性資源結構布局優化工程將主動適應新的學位供需形勢,優化資源結構,通過將新建設的小區配套幼兒園開辦為公辦園、回購回收回租民辦園等途徑,持續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支持優質普惠性民辦園健康發展;統籌當前和長遠,優化資源布局,做好公辦園撤并調整和閑置資源統籌使用。
新增“托幼一體化改革工程”
在十大工程中,有一項是“托幼一體化改革工程”,是以往學前教育發展內容中沒有的。這是順應新的發展形勢和社會需求提出的一項新的改革任務。主要是指支持幼兒園在滿足3—6歲幼兒入園需求的基礎上開設托班,招收2—3歲幼兒,提供托育服務。
目前,全市范圍內正在積極推進幼兒園托班的開設,已經有300多所幼兒園開設了600多個托班,提供托位約1.2萬個,另外還有300多所幼兒園的400多個托班正在備案過程中,其中不少新增托班都是公辦幼兒園開設的,將進一步優化托位的結構和布局。
今年,省政府出臺了支持幼兒園開設托班的若干措施,青島市多部門聯合貫徹落實,對登記備案、托班招生、收費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幼兒園滿足3—6歲適齡幼兒入園需求,仍有空余單獨活動用房的,堅持應招盡招原則開設托班。普惠性幼兒園開設的托班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務。幼兒園舉辦托班需要到當地衛健部門進行備案,備案通過的可以招生,一般在小班統一招生后開展,入托年齡為當年8月31日起年滿2周歲不滿3周歲的幼兒。托班班額一般控制在20人以內,配備教師和保育員。托班教師應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保育員應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取得嬰幼兒發展引導員、保育師等資格的教師和保育員優先安排至相應崗位。幼兒園托班遵循2—3歲幼兒發展的年齡特點與個體差異,制訂科學的托班保育方案,合理安排一日活動,為幼兒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護、營養膳食、健康管理等照護服務,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托班招收的幼兒,一并納入學前教育生均經費保障范圍,享受托育服務保育費補助和生均經費補助。
支持幼兒園在滿足3—6歲幼兒入園需求的基礎上開設托班,招收2—3歲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對托班的管理責任、保障機制、教師配備、一體化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實現托班管理規范化。
通過十項工程,學前教育努力實現:普惠性資源結構持續優化,2027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0%。保育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念全面落實,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進一步健全,補齊農村發展短板,保育保健水平進一步提升,協同共育體系更加完善。普惠性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政府財政支持學前教育普惠性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保教隊伍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持證上崗率100%,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比例達到65%。幼兒園管理進一步規范,幼兒園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辦園行為進一步規范。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實施托幼一體化管理,幼兒園托班提供托位不少于1.5萬個。
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
如果說學前教育是“奠基”,那么以義務教育段、高中段教育為主要代表的基礎教育就是“立柱架梁”?!肚鄭u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的總體目標是:到2027年,建立起與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持續優化教育布局,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
具體來說,要實現“兩段”“兩類”教育的新突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全域通過國家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驗收,緩解大校額、大班額問題,城鄉、校際差距顯著縮小。普通高中優質特色,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打造10所優質科學教育特色高中,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推進特殊教育優質融合,完善15年一貫制特殊教育體系,打造“海納百川”融合教育品牌,發揮孤獨癥教育全國示范作用。專門教育優質規范。健全教育矯治課程體系,打造專業化師資隊伍,保障特殊群體學生健康成長。通過以上工作,推動青島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推進實施“十大工程”
市教育局設計了“十大工程、二十個重點項目”,形成了“全鏈條、多維度”的推進體系,包括:五育融合立德樹人工程、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工程、義務教育市域優質均衡工程、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工程、課程教學提升工程、課程教學提升工程、中小學科學教育促進提升工程、特殊群體學生教育關愛保護工程、干部教師隊伍強基培優工程、基礎教育改革創新引領工程。
其中,義務教育市域優質均衡工程以市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為核心任務,完善集團化辦學、學區制管理機制,推動優質資源向鄉村延伸,實現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有序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撤并。
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擴大優質高中學位供給、推動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既是回應群眾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設教育強市的重要支撐。
青島市現有普通高中95所,在校生16.2萬人。近年來,通過推進優質特色高中建設、集團化辦學、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等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近三年全市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7960個,2025年通過現有學校挖潛擴容、青島一中和九中增設新校區、在民辦高中設立公辦班等措施,新增普通高中學位4800個;創建省級特色高中7所、省級學科基地學校8所,2所學校被評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45項教學成果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相關做法被教育部推廣,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但隨著學齡人口排浪式變化,未來5~8年初中畢業生逐年增加,優質高中學位需求持續擴大,與群眾對“上好學”的期待仍有差距。
為此,在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中專門設計了“普通高中優質特色工程”,圍繞“強校擴優”“特色多樣”兩大核心,再推出一系列實招硬招,具體包括:以“強校擴優”化解“優質學位供給”難題。編制了普通高中建設規劃,規劃高起點新建一批優質高中,未來三年將重點推進青島二中東校區、青島五十八中北校區等新校區(學校)建設,同時通過對現有高中學校進行改擴建、改造閑置校舍、購買民辦學校學位等措施,持續擴大優質普高學位供給,確保普通高中招生錄取率、公辦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時,深化集團化辦學,通過“省級特色高中+區(市)薄弱高中”“市級優質高中+區(市)普通高中”的結對模式,推動優質學校輸出管理、共享課程師資;同時加強縣域高中支持力度,優先保障其辦學條件標準化,將校長教師培訓納入市級統籌,社會捐贈資源優先傾斜,實現全域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
以“特色多樣”滿足“學生發展差異化”需求
通過將深化“特色學科+特色高中”模式,在開齊開好必修課程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分層分類的選修課程,持續加強特色高中和特色學科基地建設,形成人文、科技、藝體、海洋等多類型特色錯位發展格局,重點打造10所優質科學教育特色高中。還將依托優質普通高中建設高水平綜合高中,深化職普融通,讓擅長科研的學生有發展平臺、偏愛藝體的學生有升學路徑。同時,建立特色高中評估機制,將辦學質量、學生體質健康、學業水平等納入考核,確保特色發展可持續。未來三年,推動這些舉措落到實處,努力打造區域均衡、質量一流、選擇多元的青島高中教育模式,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多樣的高中教育。
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事關青島未來的發展?!肚鄭u市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布,標志著青島基礎教育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市教育系統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共識,齊心協力,將兩個《三年行動計劃》的每一項任務轉化為提升辦學質量、惠及廣大學生的實際行動,共同推動青島基礎教育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走在前、開新局”,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