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海爾兄弟的手辦好可愛!”“三桶的雙肩包在哪里能買到?”在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以下簡稱“版博會”)現場,以“海爾兄弟”IP為主題的多種文創產品受到了參會者的追捧。
海爾兄弟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本屆版博會上,我們主要展示了多種以‘海爾兄弟’IP衍生而來的文創產品,包括手辦、冰箱貼、文具、徽章、痛包、咖啡杯、抱枕被等等。這些產品不僅具備年輕時尚的元素,更是能夠展示海爾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探索,讓廣大用戶認識一個制造業之外的新海爾。”

品牌IP化+內容創新+生態構建
作為青島市極具代表性的本土企業,海爾集團以自身品牌LOGO形象為基礎,創造了“海爾兄弟”IP,并于1995年首播《海爾兄弟》動畫片,創造了中國動畫史上首部大型科普長篇動畫。該動畫以海爾兄弟與伙伴們的環球歷險為主線,將豐富的多學科知識融入跌宕起伏的冒險故事,不僅開創了國產動畫寓教于樂的先河,成為一代人的“科學啟蒙導師”,更以“品牌IP化+內容創新+生態構建”的模式,為國產動畫創作提供了多維度啟示。
《海爾兄弟》動畫片開啟了海爾文化產業的探索之路,隨著對“海爾兄弟”IP的持續塑造,海爾積極開拓兒童教育、動漫影視、數字科技、創意產品等全產業鏈條,覆蓋多個產業領域。
據海爾兄弟品牌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爾兄弟”IP堅定跨界融合的發展理念,積極與各類品牌展開聯名合作。例如,海爾兄弟與支付寶合作推出數字收藏品,上線當天銷售量就達10萬套;此外,海爾兄弟還與小紅書和B站聯名發布文化創意產品,深受年輕群體喜愛。
文創之外,海爾兄弟基于親子生活場景,打造了“兒童泛科幻垂直社群生態圈”,旨在與消費者建立情感聯系,為用戶創造豐富的增值體驗,最終實現潤物細無聲、以情懷代替廣告的溫情格局。2022年,海爾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共同發起“海爾兄弟有聲公益科普項目”,公益科普廣播劇《海爾兄弟歷險記 拯救神奇動物》召喚海爾兄弟溫暖獻聲,為全世界孩子奉獻溫馨的兒童節禮物;2023年,海爾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海爾兄弟打造了“探秘海洋之旅”定制叢書之《海洋·生態》《海洋·智慧》,并向已援建的海爾希望學校捐贈首批4萬套科普叢書。

展現物聯網時代的“新海爾”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曾表示,“海爾兄弟”IP的塑造將堅守傳承內核、開放共創、生態賦能三大原則。在周云杰看來,海爾兄弟對文化產業的探索,展現的正是海爾在物聯網時代的變革思維。
作為首部登陸美國電視臺的中國動畫,《海爾兄弟》在動畫敘事中,融入眾多中國優秀價值觀,通過絲綢之路、敦煌莫高窟、丹霞地貌、江南古建筑及七月流火、二十四節氣等元素展現中華文明和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全球故事框架+本土價值內核”的模式,為國產動畫出海提供了借鑒,也符合海爾一以貫之的“自主創牌”出海戰略。在“海外創牌”超過20年的時間里,海爾始終堅定推進全球化戰略,強化“三位一體”本土化戰略,通過多品牌矩陣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2024年,海爾海外營收占比53%,“自主創牌”效果顯著。
此外,“海爾兄弟”IP的運營是海爾長期沉淀并傳承企業文化的重要實踐。對海爾而言,其投資動畫并非單純追求短期曝光,而是通過長期IP運營實現與用戶的持續交互。“海爾兄弟”IP為海爾培育了潛在用戶群體,其品牌認可度與忠誠度在用戶中持續轉化為消費選擇。許多觀眾因動畫對海爾品牌產生信賴,甚至延續至家庭消費選擇,成功將海爾從“家電品牌”升級為“智慧家庭”符號,這為國產動畫提供了“內容即品牌”的商業化范本。
事實上,對于“海爾兄弟”IP的探索,展現了海爾自我變革、打造生態體系的核心思維。如今的海爾,早已不再是傳統的家電制造企業,其以智慧住居、大健康、數字經濟為三大賽道,將自身構建成一個開放的生態平臺。借以本屆版博會展出的文創產品,海爾正以年輕之姿,展現一個物聯網時代的“新海爾”。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