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青島海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高校行活動”走進青島大學,掀起新一輪海洋科技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的熱潮。此前,“2025青島海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高校行活動”已先后走進中國海洋大學與山東大學兩所高校,累計吸引約150名師生深度參與,多個團隊報名參賽。
據悉,作為高校行系列活動的第三站,青島大學依托青島深厚的海洋產業基礎和城市戰略定位,積極布局“人工智能+海洋”交叉學科建設,成立了智慧海洋技術研究中心,持續推動海洋大數據分析、智能感知系統、無人海洋裝備等方向的技術攻關,在人工智能、海洋信息技術、智慧海洋系統研發等學科領域發展迅速,與本次大賽的“海洋+AI”主題高度契合。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海洋發展促進中心產業二部部長武鵬飛表示,青島大學作為本土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擁有廣泛的工科基礎和強大的科研能力,是挖掘本地創新潛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的關鍵陣地。此次高校行走進青島大學,有利于在青年學子之間營造良好的海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態,為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儲備關鍵技術人才。下一步,青島市將以高校行系列活動為契機,切實將賽事平臺打造成為青年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通道和海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引擎,進一步激發青島海洋科技創新活力,增強海洋人工智能生態體系的韌性與競爭力。
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潘秋鴻表示,學院將以本次大賽為契機,主動對接藍色經濟發展需求,深化人工智能與海洋科學的交叉融合,完善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為國家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與智力支撐。
活動現場,青島勵圖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企業代表為同學們分享了在智慧海洋產業方面的技術積累和相關案例。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大賽執行單位開展現場宣講與報名培訓,詳細講解參賽流程和作品提交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全方位提升賽事關注度與參與度。
本次大賽選取海洋領域重點應用場景,深入聚焦青島市在海洋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產業需求,力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打造“海洋+AI”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舉辦本次大賽,將進一步提升青島海洋人工智能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聚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自大賽啟動以來,已吸引來自全國28個省市,180余所高校和企業報名參賽,近600人次參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