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北汽制造車間內,機械臂上下翻飛,焊花輕濺,一輛輛新能源車緩緩駛下生產線。而在背后,一條覆蓋數百家中小企業的產業鏈正因“資金流”而悄然煥發活力——這一切,離不開交通銀行青島分行一場關于科技金融的深度創新。
今年以來,交通銀行青島分行緊扣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科技金融為戰略抓手,通過產品創新、機制優化與生態構建,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領域的金融支持。截至8月末,分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249.87億元,較年初新增44.18億元,增幅21.48%,服務覆蓋度顯著提升。5家支行更被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青島市科技局聯合認定為“科技特色支行”,占全市支行總數的三分之一。
政銀協同 “科創青智貸”精準滴灌科技小微
“從申請到放款,只用了兩天!”青島某特種鋼材科創企業負責人至今仍對交通銀行的高效服務贊不絕口。該企業長期為上市公司配套生產,輕資產、高技術,傳統信貸渠道難以滿足其資金需求。圍繞科技小微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發展階段特點,交通銀行李滄支行通過“科創青智貸”產品,快速為其核定信用額度,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科創青智貸”是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與青島市科技局聯合推出的線上普惠金融產品,通過整合稅務、科創積分、政策獎補、戰略客戶訂單等內外部數據,構建了一套以“人才價值”“創新成果”“訂單融資”為核心的多維增信體系。擁有高層次人才的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額度,獲得科技獎補的最高可增額200萬元,與交行戰略客戶簽約訂單的最高可提升400萬元,實現人才價值顯性化、創新成果資本化、訂單融資敏捷化。開創了“政府數據賦能、銀行產品創新、企業信用增值”的科技金融新模式。
這一產品不僅打通了銀企之間的信息壁壘,更使得“技術”變為“信用”,破解了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痛點。
產業鏈金融 從“神經末梢”激活產業集群
科技金融不僅要服務單個企業,更要輻射整個產業鏈。交行青島分行深入北汽制造(青島)和海爾集團等龍頭企業,設計出一套完整的產業鏈金融解決方案。
“上午10點提交申請,10點02分貸款就到賬了!”青島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作為北汽的零部件供應商,企業經常面臨訂單增多但流動資金跟不上的困境。交行為北汽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推出“快易付秒放”,供應商憑應收賬款電子憑證即可實現秒級融資,無需抵押、不占自身授信。下游經銷商同樣受益。“智慧汽車秒放”產品使全國300多家經銷商實現“隨借隨還、秒級到賬”,融資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交行已為北汽產業鏈上下企業提供融資超過3億元,資金周轉周期從90天縮短至30天,經銷商訂單量同比增長65%。
同樣的金融創新賦能案例,還發生在海爾集團的產業鏈上。
面對財務公司新規和數字化轉型的雙重壓力,海爾集團產業鏈資金結算方式亟待重構。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與海爾合作10個月,打造“鑫海匯”供應鏈平臺,整合“快易付秒放”與“供應鏈票據”兩大工具,實現融資秒到賬、票據可拆分流轉。
一家冰箱模塊供應商在提交融資申請后幾分鐘內就獲得資金;另一家智能科技企業將1000萬元票據拆分成5筆支付給下游企業,極大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平臺自上線以來累計融資超100億元,服務企業400余家,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25億元。
這一模式已成功復制至海信集團。推出“信匯”平臺,帶動科技金融客戶120戶,貸款余額18億元,為家電行業產業鏈金融創新樹立了標桿,推動整個行業數字化、協同化發展。
全周期陪伴 從信用貸款到投貸聯動
產業鏈金融的深耕,讓金融服務精準觸達產業的每一個角落。交通銀行青島分行不僅注重融資的“首貸”環節,更強調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陪伴。
交通銀行發揮交銀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加強“投貸債聯動”金融模式創新。通過“商行+投行”模式,整合集團內投資、信托、基金等資源,為科技企業提供“投、貸、債、租”綜合服務。分行聯動交銀投資成立青島市首批AIC基金,首期規模3億元,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承銷發行“綠色+兩新+科創”三貼標債券;發放銀團并購貸款、股票增持回購貸款等,實現對科技型企業從初創、成長到成熟階段的全覆蓋。
科技金融不是單一的產品投放,而是一個系統性的生態工程。交通銀行青島分行通過舉辦“春筍行動”資本市場培訓班,邀請北交所、中信證券、德和衡律所、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等為青島重點擬上市企業授課;聯合深交所開展投融資路演、推進“千企萬戶大走訪”等30余場專項活動;與青島市、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落實“五個一”專項行動,高層走訪高新區管委、聯合深交所共同舉辦投融資路演等。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金融對接會13場,不斷擴展“政銀企”合作朋友圈。在政策資源整合、數據共享、平臺對接的基礎上,交行正逐步構建出一個“多方協同、數據驅動、全鏈服務”的科技金融新生態。
從一款“科創青智貸”的快速落地,到北汽、海爾產業鏈金融體系重塑,再到五大科技特色支行的建成……交通銀行青島分行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科技金融”的深層次內涵:不僅是融資工具的創新,更是服務理念的重構和產業生態的賦能。在青島這片熱土上,交行正以科技為筆、金融為墨,書寫著一篇關于創新、賦能與成長的大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