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商業保理行業實現歷史性突破——通過“科技+外貿+金融”創新模式,首筆外貿應收賬款融資成功落地。這標志著青島商業保理正式駛入外貿“深藍海”,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注入金融活水。
破冰之舉:從零到一的跨越
近日,青島華商匯通商業保理公司通過基于國際貨運代理服務產生的應收賬款,向13家外貿企業發放了我市商業保理行業首筆外貿領域融資款23.65萬元。
首單金額雖小,但意義重大。這標志著青島商業保理公司正式進軍外貿領域,為外貿產業鏈上的眾多中小微企業獲得融資支持開辟新渠道。據了解,目前已有4家商業保理公司同賦能中心達成“數智”保理合作意向,融資授信金額合計約6億元,預計可為外貿企業注入30億元的金融活水。
青島是山東省商業保理公司聚集地,業務規模占全省70%以上。青島是外貿城市,但受限于外貿業務真實性確認困難、回款“歸國”不及內貿企業確定性高等因素,商業保理公司未曾涉足外貿領域業務。2025年,青島市委金融辦公室敏銳抓住青島市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以下簡稱賦能中心)推廣的“科技+外貿+金融”的“數智”保理創新場景,大力推進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成功促成了青島商業保理公司在外貿領域的歷史破冰。
協同攻堅:“金企”對接破題外貿保理
商業保理公司“小切口”能夠駛入外貿“深藍海”的背后,是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技企業、商業保理公司凝聚共識、協同攻堅、齊力創新的重要成果。
四場“金企”對接,提速外貿保理破題。據了解,自青島市委金融辦首次接觸賦能中心關于“科技+外貿+金融”的創新場景后,聯合市金融業聯合會商業保理專委會共組織了4場商業保理助力島城外貿“金企”對接活動。根據商業保理公司對“數智”保理創新模式的了解程度,先后開展了摸底調研式對接、業內正式推介對接、卡點疑問“回診”式對接、赴天津實地考察式對接等多種方式,層層加深對接深度,積極助力合作雙方有效溝通,“數智”保理模式獲得多家商業保理公司積極響應。此外,青島市委金融辦還緊密跟蹤對接成效,商業保理公司全力提速決策流程,加快商務談判。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創新模式在青島的落地效率大大提高。
創新之道:“標準化”可復制模式
科技精準賦能,卡點突破兌換“真金白銀”。商業保理業務的關鍵是基于真實的貿易背景。外貿“出海”產業鏈條長、細分領域多、風險不確定性高。賦能中心利用其報關貨運SAAS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將外貿企業報關信息、外貿產品承保信息、企業主體信用情況等數據資源進行整合校驗,使過去難以核驗的外貿應收賬款,能夠相對精準、高效地形成真實性“畫像”。商業保理公司擁有了真實的底層資產,形成了貿易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驗證匹配,就可以投放“真金白銀”。
此外,為了解決外貿小微企業主普遍存在的輕資產、弱信用等問題,“數智”保理模式還引入保險機構合作,通過“保理+保險”模式以及專門設立項目子公司等創新手段,建立有益于各方的風險緩釋屏障,也是促成外貿保理成功落地的又一關鍵。
創新“標準化”可復制模式,應用場景廣闊。有別于傳統商業保理的非標準化經營模式,“數智”保理通過對信息來源、信息內容、信息校核的數字化改造,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智能研判和金融產品輸出,大大提高了商業保理審核效率,可“一鍵復制”應用到各類型商業保理公司。目前,賦能中心同商業保理公司合作是基于國際貨運代理服務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未來,賦能中心致力于將數字平臺提級擴面,進一步鏈接和融合外貿、物流和金融等要素,打造平臺生態,形成平臺經濟。
此番商業保理公司通過與賦能中心的創新合作,不僅打開了通往外貿領域的“航線”,還將隨著對外貿領域的深耕實踐,在更廣范圍、更多維度、更深領域參與“外貿經濟+數字經濟”的平臺生態打造,與城市經濟同頻共振、融合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