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公交維修工,他們的“手術臺”是悶熱的地溝,“病歷”是密密麻麻的公交車維修記錄,他們被稱為“公交醫生”。確保車輛絕對安全,是“公交醫生”高于一切的信條。他們用專業、汗水和責任心,默默守護著城市交通動脈“健康”,為市民出行安全保駕護航,是這座城市踏實、溫暖的“隱形守護者”。
凌晨上崗,護航市民出行安全
每天凌晨5時,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第四分公司“小微創新”維修班組成員就已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修理工王軍躬身車底,細致排查底盤管路。尹君拿著手持萬用表,專注測量每一段線路電壓。班組長褚劍波對照維修清單,逐一核對零件。
如果說處理公交車突發故障是“急診”,那么每日例行的保養和檢查就是為公交車做“全身體檢”。剎車氣管是否老化,懸架螺絲是否松動,傳動軸有無異樣,燈光、雨刮、車門開關是否靈敏,車載滅火器、安全錘是否配備齊全……這場集體“會診”涵蓋了車輛的每一個器官和神經末梢。可以說每一輛合格的公交車背后,都凝聚著“公交醫生”無數個細致入微的堅守。
作為公交車的專職“醫生”,這個平均年齡45歲,共有4人的維修班組,肩負著12輛公交車早高峰前的檢修任務。時間緊、任務重,但他們從未有絲毫懈怠?!拔覀儽仨氌s在第一班車發出前完成全部檢查,這是對乘客安全最基本的負責?!瘪覄ΣㄕZ氣堅定?!半m然公交維修工工作很辛苦,但是每天感覺也很充實,能看著一輛輛公交車經過自己的檢修后安全上路運行,心里感覺特別自豪。”從車頂到地溝,從電池艙到輪胎旁,日復一日,這些“公交醫生”用專業與擔當,用雙手筑牢城市公共交通的“第一道防線”,守護公交乘客的安全出行。
提示音成“小困擾”,積極破解“降噪”難題
今年年初,為提升乘客出行體驗,230路公交車實現了車輛更新。新車外形小巧、行駛平穩,投入運營后廣受市民好評。近日,收到了一些乘客關于車廂優化的反饋?!澳懿荒軐④囬T提示音的音量降低一些?”喜歡坐在車門處的一位乘客表示,新車在開門前發出的提示音較響。盡管不影響行車,卻影響了部分乘客的乘車體驗。于是,褚劍波和班組成員下定決心,要幫乘客解決這個“小困擾”。
提示音問題看似不大,卻涉及車輛電路系統的精細調整。憑借三十年的維修經驗,褚劍波帶領班組成員們最終找到了提示音的大小跟驅動它的電流強弱直接相關。于是,他們迅速展開研討,與公司技術信息部專業人員溝通后,最終確定了“電阻限流”的改造思路,通過將電阻串聯在提示音裝置的電路上,實現對電流的控制,從而降低音量。
精準“控音”,乘客直呼貼心
確定方案只是第一步,如何精準“控音”才是真正的挑戰。在組裝過程中,班組成員對不同阻值的電阻進行了反復測試,反復對比音效變化,記錄數據,調試安裝位置?!拔覀儾粌H要降音量,還要保清晰度,不能讓它失去提示功能?!币贿叢僮饕贿吔忉?。經多次試驗,4個100歐姆的電阻串聯被證實效果最佳?!盀檫M一步改善音質,達到降‘量’不降‘音’的效果,我在電阻旁邊還安裝了一個電容器,這是控制聲音飽和度的關鍵。”褚劍波用手指向提示裝置說道。
改造完成后,實測分貝值由原先的75降至65。降低后的提示音,既能清晰地傳達開門提示信息,又不會對乘客造成干擾。經常乘坐230路的乘客高興地表示:“以前提示音較響,現在柔和多了,咱公交服務真是越來越貼心、越來越細致了!”
“維修公交車跟別的車不一樣,市民每天都要坐車,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一點,我們的工作就要更加細致。”褚劍波說道。從車輛安全到乘坐體驗,從“聽得到”到“聽得舒適”,230路提示音改造雖是一次小改動,卻體現了“誠載美好”的真正內涵。
李滄巴士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像提示音改造這樣的“小切口”創新,正是公司持續推動服務精細化、人性化的體現。未來,公司將繼續關注車輛運營中的各類問題,積極收集乘客反饋,并激勵職工提出更多改善建議,圍繞“乘車舒適度、出行便捷度”,開展技術微創新,讓公交出行成為更溫暖、更貼心的體驗。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