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宇樹科技宣布,預計將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間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屆時公司的相關運營數據將正式披露。宇樹科技2024年完成C輪融資后,公司投后估值已達到120億元。創始人王興興透露,公司年度營收已超10億元,且自2020年以來連續五年保持盈利狀態,毛利率穩定在50%以上。
目前,明確可查持有宇樹科技股權并在主營產品上與宇樹科技存在協同的上市公司,即具備股東+潛在供應商雙概念的上市公司僅有四家。
公司1:金發科技
金發科技通過持有金石成長基金9.15%股權,間接持有宇樹科技0.4575%的股權。
公司主營改性塑料,受益于新興領域快速成長。相比傳統金屬材料,公司生產的PEEK材料能夠顯著減輕人形機器人的整體重量,提高機動性和靈活性,降低能耗,延長續航時間。同時,PEEK材料的輕量化特性有助于減少機器人的能耗和維護成本,從長期來看具有降低總成本的效果。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36億元,同比增長35.50%;實現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增長54.12%;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53.69%。
西部證券預計公司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36億元、19.32億元、23.03億元,對應PE為29.3倍、21.8倍、18.3倍,公司改性塑料底盤穩固,布局低空經濟、機器人釋放新活力,維持“買入”評級。
公司2:臥龍電驅
臥龍電驅通過持有金石成長基金3.05%股權,間接持有宇樹科技0.1525%的股權。
公司深耕電機行業,并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已開發高爆發關節模組、伺服驅動器、無框力矩電機、靈巧手等人形機器人關鍵部件,成為機器人產業鏈上游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公司與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梯隊智元機器人深度綁定,實現雙向持股,為未來業績提供巨大空間和確定性。
2025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營業收入80.31億元,同比增長1%;毛利率為25.49%、同比增長0.12%;凈利率為6.82%,同比增長1.70%。
國信證券預計2025—2027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55億元、12.61億元、14.26億元,動態PE分別為35.8倍、30.0倍、26.5倍。公司傳統電機行業龍頭地位穩固,新業務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基本完善,維持“優于大市”評級。
公司3:中科創達
中科創達通過持有深圳安創科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6.7797%股權,間接持有宇樹科技0.126%的股權。
公司主營業務涵蓋智能軟件、智能汽車、智能物聯網三大板塊,依托操作系統與智能硬件積累,不斷豐富產品矩陣。深度受益于端側AI浪潮,在“操作系統+端側智能”戰略下的持續深耕和全球化布局,公司近年來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技術領先優勢。公司聚焦工業場景的AMR和無人叉車,已在多家世界500強及海外地區實現批量落地,全球化戰略正逐漸轉化為公司業績新支柱。
公司經歷將近兩年的業績陣痛期,2025年中報重回業績增長快車道。2025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2.99億元,同比增長37.44%;實現歸母凈利潤1.58億元,同比增長51.84%;實現扣非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54.44%。
華泰證券認為,鑒于公司產品結構變化導致毛利率下降,下調公司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6億元、6.47億元、8.38億元,下調幅度分別為16.51%、26.53%、29.41%,對應EPS分別為1.17元、1.41元、1.82元。根據可比公司25PE均值76倍,給予公司25PE76倍,對應目標價為88.62元,維持“買入”評級。
公司4:全志科技
全志科技通過持有深圳安創科技股權投資合伙企業6.7797%股權,間接持有宇樹科技0.126%的股權。
公司聚焦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芯片設計,產品線覆蓋智能硬件、車載電子、消費電子領域。受益于高性能通用異構計算平臺,持續完善AI算法及應用落地,公司產品線實現全面突破。在機器人和工業控制領域,公司實現芯片在多家掃地機產品的大規模量產,并發布新一代控制型機器人芯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37億元,同比增長25.82%;實現歸母凈利潤1.61億元,同比增長35.36%;毛利率為33.03%,同比增長0.16%;凈利率為12.05%,同比增長7.58%。
銀河證券預計公司2025-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0.23億元、37.53億元、43.6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1億元、4.47億元、5.91億元,對應PE分別為109.51倍、83.56倍、63.16倍,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劉栩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