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可”助企志愿行動,系“美麗中國,志愿有我”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排污許可領域技術志愿服務的創新性實踐探索。近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許小可”助企志愿服務隊走進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通過“政策賦能+技術實操”雙軌服務,為三級甲等醫院的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提供精準指導。
醫療機構的環保“成長煩惱”
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作為區域三甲專科醫院,其醫療污水處理質量直接關系周邊水環境安全。然而,醫院環保團隊在排污許可申報、特征因子監測、固廢分類等專業領域存在技術瓶頸,尤其在排污口標識規范化、數據追溯系統搭建等實操環節亟需指導。“環保政策更新快、專業要求高,我們在證后管理中常遇到對標準理解不透徹的問題。”醫院總工科負責人劉濤坦言。
從“紙上政策”到“現場實訓”
在座談會上,志愿服務隊代表向醫院負責人介紹了“許小可”助企志愿服務的背景和工作任務,并發放了《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排污許可明白紙》、《排污許可應知應會手冊》等宣傳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涵蓋排污許可政策解讀、法律法規核心要點、證后管理關鍵規范及典型案例,為企業提供了一套實用性較強的排污許可管理操作指引。
在政策答疑環節,服務隊預先梳理了企業在排污許可填報、總量計算、執行標準特征因子核定及固廢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疑問,結合典型案例解讀企業主體責任、排污口規范化管理等要點,并現場為企業答疑解惑。
在技術示范環節,志愿者現場演示了排污口二維碼標識的規范化張貼流程,著重講解了標識位置、數據更新等關鍵操作要點,并指導醫院工作人員進行實際操作。
構建“三位一體”服務生態
此次行動突破傳統行政指導模式,探索出“政府搭臺、志愿補位、企業主責”的協同機制。通過聯動分局排污許可、執法、監測等科室,會同第三方環保技術機構組建專家庫,為企業提供“政策-技術-設備”全鏈條支持。
“‘許小可’不僅送來了政策‘工具書’,更教會了我們‘操作法’。”醫院環保專員趙工表示,志愿服務讓抽象的環保要求轉化為可落地的日常管理規范。
下一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市北分局將深化該模式,計劃年內覆蓋轄區三甲重點醫療排污單位,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從“試點探索”邁向“品牌化運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國瑾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