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館陶路上的百年建筑透著歷史的厚重。8月23日,青版財經小記者團的小記者們走進青島取引所舊址,參加了黃河流域非遺研學——鳥蟲篆探秘”活動。這座曾是亞洲最大證券交易場所的文藝復興式建筑,當日化身非遺課堂,讓小記者們在墨香與歷史光影中,觸摸千年鳥蟲篆的溫度。
小記者們拿著自己的拓印作品合影留念。
文化部藝術發(fā)展中心鳥蟲篆藝術研究院交流開發(fā)部主任、健康橋青島基地鳥蟲篆藝術委員會會長王玉,副主任、副會長孫日勇,副主任、副會長呂荔,副會長高悅淏帶領小記者學習了關于鳥蟲篆的系列知識。
王會長向小記者們介紹活動內容。
“大家知道嗎?我們今天要學的鳥蟲篆,最早能追溯到七千年前!”在取引所舊址一樓大廳,王玉指著一幅放大的鳥蟲篆拓片,為小記者們展開了一段跨越千年的歷史畫卷。他介紹道,鳥蟲篆又稱鳥書或鳥蟲書,起源于東夷族的鳥圖騰崇拜,當時東夷族首領少昊用鳥命名百官,這種對自然的敬畏與觀察,慢慢演變成了獨特的文字藝術。
“到了商周時期,鳥蟲篆隨著文字演進逐漸成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廣泛分布于楚國、吳國、越國、齊國等十三個國家,而我們青島所在的齊國,就是其中之一?!蓖跤裉匾鈴娬{了青島與鳥蟲篆的深厚淵源,“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鳥蟲篆成為八種官方文字之一,一直沿用至漢代,即便到了王莽改制時,調整為六種官方文字,它依然占據一席之地,可以說貫穿了從商代到清代的漫長歷史?!?/p>
孫日勇向小記者介紹關于鳥蟲篆的知識。
孫日勇向小記者介紹道:鳥蟲篆不僅是文字,更是青銅文明的象征,廣泛應用于青銅器之上,在皇親貴族及士大夫中極為流行?!肮粝壬f‘中國以文字為藝術品之習尚,當自此始’,這足以說明鳥蟲篆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彼故玖艘患轮频镍B蟲篆青銅器銘文拓片,“大家看這些線條,既有文字的表意功能,又有鳥羽、蟲紋的美感,這就是古人‘觀物取象、從象達意’的智慧。
呂荔向小記者們講解的鳥蟲篆 “孝” 字。
隨后,呂荔向小記者們講解的鳥蟲篆“孝”字,“孝”字可追溯至楚國王子午所造。王子午受母哺幼子場景啟發(fā),將“孝”字構畫成跪坐母親懷抱孩子的模樣,突出“子”字的嘴巴和手,似孩童舉著喇叭花,又像接應母愛甘露。這字蘊含多層深意:彰顯母愛偉大無私,體現父母對兒童的呵護,詮釋養(yǎng)育與孝敬的責任義務,也展現母子天倫之樂。而王子午的“孝”更是 “大孝”,他忠于國家,戰(zhàn)功赫赫,還要求子孫以國家社稷和民眾利益為重,讓小記者們理解到“孝”不僅是對長輩的順敬,更是對國家的忠誠。
認真聽講的小記者和家長們。
向小記者講解了鳥蟲篆記憶力和專注力。
活動中,孫日勇還向小記者們講解了鳥蟲篆記憶力和專注力及家庭教育并帶領小記者現場拓鳥蟲篆十二屬相。孫日勇示范著將薄紙鋪在模板上,用蘸了少量墨的拓包輕輕拍打:“要像給小貓順毛一樣輕,不然文字會‘暈過去’哦?!彼呎f邊展示拓好的作品,絹布上的鳥蟲篆線條分明,凸起的墨痕帶著溫潤的觸感。
老師示范現場拓鳥蟲篆十二屬相。
小記者們學習拓印。
小記者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嘗試。慢慢摸索出力度?!拔腋杏X指尖能摸到字在動!”一位小記者舉著自己的作品,眼里閃著光——這正是鳥蟲篆“從象達意”的奇妙體驗。鼠的靈動、虎的威猛、兔的溫順……每個生肖都藏著鳥羽或蟲紋的細節(jié)……
小記者們學習拓印。
不到半小時,小記者們都有了一張專屬生肖拓片。墨香混著取引所老建筑特有的木質氣息,成了最特別的“非遺紀念品”。
小記者展示自己的拓印作品。
學習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小記者和家長們開啟了自由參觀模式。這座1925年建成的取引所舊址,藏著太多與文化傳承相關的故事。
小記者們參觀青島取引所舊址。
小記者們來到取引所舊址天臺,和鴿子互動。
臨近中午,小記者們帶著拓印作品和滿滿的“收獲”離開了。這場研學活動,不僅讓小記者們了解了關于鳥蟲篆的知識,更在他們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原來傳統(tǒng)文化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能親手觸摸、用心感受的。正如王玉所說:“當鳥蟲篆的墨痕遇上百年建筑的光影,黃河流域的非遺故事,就有了新的講述者?!?/p>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