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由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萊西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萊西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供需對接大會在北京汽車制造廠(青島)有限公司召開。活動吸引一汽解放、濰柴集團等10家整車企業,以及國軒電池、耐克森輪胎等配套企業參會。
據青島市工信局相關數據,1月至6月,青島市汽車制造業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整車及新能源汽車產量產值實現快速增長,1月至6月,全市累計生產整車產量46.5萬輛,同比增長37.8%;實現產值504.8億元,同比增長21.5%。其中新能源汽車18.8萬輛,同比增長490%,實現產值132.7億元,同比增長162.8%,成為青島汽車產業加速跑的“主要動力”。
今年以來,青島市汽車產業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發展,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新平臺項目建成投產,五菱宏光mini EV和五菱之光兩款車型產銷量持續攀升;奇瑞青島基地KD車間建成投產,沖壓車間擴能項目順利推進;北汽制造產品體系多元化帶動增量效果顯著,銳勝王牌MPV、全新212越野車、極石01等車型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平度汽車零部件產業企業供需對接大會等一系列供需對接活動成功舉辦,產業鏈生態日趨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三極支撐”串起產業鏈
目前,青島汽車產業在空間布局上為“三極支撐”,分別是即墨汽車產業新城、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和西海岸汽車生產基地。“三極”均以整車制造企業為龍頭,“鏈”接起一批產業鏈配套企業。
其中,萊西市搶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賽道,經過精心招引培育,產業規模逐步壯大,已經形成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電機—電池—整車生產—汽車后市場”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目前擁有1家整車制造企業、46家零部件企業。今年上半年,萊西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超50%,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位于即墨區的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已匯聚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車基地、奇瑞汽車青島基地等四大整車項目,以及200余家零部件企業,正向著傳統能源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雙千億級”目標邁進。
日前,青島汽車產業新城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整車產值368.77億元,同比增長8.5%;產量18.2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79萬輛,同比增長6.46%。其中,奇瑞產量4.22萬輛,產值63.33億元,同比增長67.36%。
今年6月3日,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成立20周年暨850萬輛整車下線儀式在西海岸新區舉行。截至目前,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已帶動45家本地供應商落戶,形成380億元產值規模,帶動3萬人就業。
2025年,《青島西海岸新區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等配套政策的出臺,也在支持車企加速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布局新能源新車型(新項目),加快推動新車型研發和上市,提升新能源車型產量占比。
智能網聯汽車:實體、數字經濟融合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被列為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突破發展的5個新興產業之一。
青島現有8家獲得資質的整車生產企業,32家改裝車生產企業,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已構建起以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等整車企業為引領,青特集團、一汽富奧、國軒電池等零部件企業為支撐的完備產業鏈。
《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中提到,打造全國重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高地、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和出口牽引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到2027年,全市整車產量超過13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40%,實現網聯化先發引領、智能化大幅躍升、電動化全面滲透。
根據《行動計劃》,青島市將加快推進“車路云一體化”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分批次推進交通信號、交通監控系統、道路感知系統等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推廣前裝或后裝支持直聯通信接口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車載終端車輛不少于1000輛。
人車交互、雷達識別、智能輔助駕駛、語音喚醒、小程序控制……魏橋新能源汽車研發總院、一汽解放(青島)商用車開發院、云路新能源研發中心等一系列項目,構建著“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轉化”的閉環體系;在產業生態配套方面,歌爾微電子在汽車電子交互觸控、智能聲學、微系統模組集成等方面推出多項創新方案,幫助汽車實現更多智慧功能;宸芯科技所研發的C-V2X芯片和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七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依托C-V2X車聯網技術,可實現“車路云”的智能網聯。
青島去年公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目錄(2024年第一批),涉及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李滄區、城陽區、即墨區、西海岸新區、高新區等8個區(市)共121條道路,用于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及示范應用,主要測試主體是用于快遞配送的低速無人駕駛車輛。
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移動通信及車聯網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山枝建議,青島可瞄準“智能+網聯”路線,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場景。比如,在環膠州灣區域開展旅游接駁、無人車示范;在公眾服務領域,探索智慧公交、專用車道共享;在產業服務上,圍繞保稅區智慧物流、干線物流、碼頭港口智能網聯等開展應用。他表示,青島應以不同的策略,推動自動駕駛前裝車輛、行業車輛、社會存量車等不同類型的車輛擁抱智能網聯。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