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島市嶗山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青島市嶗山區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聯合會承辦的“博學游記”活動,走進了青島天工龍泉青瓷博物館。本次活動邀請了15組親子家庭共同體驗青瓷的工藝傳承與創新,深度解讀泥與火的藝術密碼。
展廳內,講解員宋小魚引導大家穿梭于中國陶瓷史的恢弘長卷,每件青瓷作品,都展現了匠心的層疊堆塑與對釉色的精準把控。當講解到“哥弟窯”的傳奇故事時,孩子們睜大了眼睛,感嘆道:“原來哥窯、弟窯的名字是這樣來的。哥哥的創新和弟弟的傳承都值得學習!”在當代作品展區,陳列著G20雙耳瓶等標志性作品,它們無聲卻有力地訴說著這門古老藝術的當代“脈動”,展現著龍泉青瓷蓬勃的生命力。
拉坯機前,家長和孩子們在專業老師曾凡香口訣的韻律中,共同體驗了拉坯的成型方式。經過拍泥、摔泥、扶正等環節,拉坯進入到最后一步——塑形。一雙雙大手與小手隨著泥土的旋轉不斷嘗試,將手中的泥土塑造成型。家長李女士說:“其實不需要很完美,只要是親手做的,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本場活動,不僅是一次對陶瓷藝術的親身體驗,更是一次文化血脈的溫情連接。歪斜的泥坯,是童真對永恒之美真誠的觸碰,也是匠心長河中清澈的漣漪。“博學游記”活動,正以嶗山區特色博物館為基石,架起一座座溝通古今的橋梁,于無聲處滋養著文化自信的參天大樹,為文明的薪火相傳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