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青島市企業聯合會主辦的“架橋匯智激活力、政企同心促發展”政企懇談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召開。
現場,2024年度青島經濟事件、青島經濟人物、青島經濟新銳人物、青島榜樣企業、2024年度青島新質領航企業、青島國際貿易先鋒企業及青島企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等一系列名單發布。一個共識日漸清晰:青島經濟的新動能,正在這些新賽道、新面孔中蓄勢而起。
2024年的青島經濟版圖上,數據是最堅實的語言:2024年青島生產總值(GDP)達16719.46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列副省級城市第二;海洋生產總值突破5513億元,占全市GDP的33%;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出口5278.2億元,增長12%,對山東省出口貢獻度達41%。
企業與企業家們既是青島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也正是當下城市轉型所寄望的“答卷人”。其中,海爾、海信、青島港、澳柯瑪、即發等“老面孔”在制造業深耕細作,代表著青島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成果。
錨定“世界一流多場景顯示解決方案提供商”目標,2024年海信系電視全球出貨量穩居世界第二。尤為難得的是,這些龍頭企業發揮“鏈主”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在海信的全球近500家供應商中,青島企業占比近兩成;2024年新增8家青島本地供應商,合作金額約45億元,形成“龍頭引領、集群發展”的良好生態。
作為2024年度青島經濟人物,澳柯瑪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江說:“這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全體澳柯瑪人努力的認可。澳柯瑪作為品牌之都青島培育發展起來的‘五朵金花’之一,這份榮譽更加意味著責任與使命,激勵我們繼續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讓‘老金花’煥發新活力。”
青島同樣有一批在細分領域嶄露頭角的新銳企業,它們在新興領域開疆拓土,在國際市場乘風破浪,憑借品牌和服務在全球爭取話語權,成為了青島經濟的新生力量。逢時科技已連續兩年勇奪全球南極磷蝦油銷售桂冠,產品銷往全球22個國家;青島新協航國際物流把握冷鏈進口這一新賽道,拿下了全球牛肉巨頭Minerva Foods的中國總代理,年貿易額預計超32億美元;創新奇智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面向制造業的工業大模型——奇智孔明AInnoGC工業大模型,已累計服務企業客戶超過1200家;特來電作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制造商和充電網運營商,正推動充電網與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的協同發展……它們正不斷拓寬青島城市競爭力的“寬度”和“厚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首次設立的“青島新質領航企業”“青島國際貿易先鋒企業”名單中,有30家企業獲得推薦。在“青島國際貿易先鋒企業”之外其他4項獲推薦的50個(位)企業(企業家)中,70%以上來自青島著力打造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鏈主企業和產業鏈相關企業,60%以上屬于先進制造業企業。
它們的共同特征是:扎根本地、立足原創、科技密集、成長迅速。這些企業雖然體量尚不及傳統龍頭企業,但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卻正以“專精特新”為支點,撬動整個產業鏈條向上躍升。
一座城市的產業活力,來自企業和企業家,而城市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沃土。此類政企懇談機制的常態化,正是青島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切口之一,也是企業敢干、敢投、敢闖的底氣來源。在發布2024年度青島經濟成就之后,一場政企懇談會立刻“接棒”。“架橋匯智”四個字,道出了活動的核心——政府搭橋,企業聚智。橋,是溝通的通道,讓政策落地更精準,讓企業訴求更直達;智,是發展的動力,讓技術、資本、人才和市場在更高水平上協同。
在政企懇談會環節,企業家代表與青島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及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展現了“政企同心、共促發展”的生動場景。這種“問題導向、協同治理”的模式,已成為青島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制度創新。
企業家們提出的問題涵蓋融資支持、產業鏈協同、政策落地等多個方面。海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解居志建議,青島應開放更多應用場景,構建區域新型電力系統示范,支持企業探索“源網荷儲一體”的智能微網場景方案。山東港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倩則聚焦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建議出臺航運服務業專項規劃,構建“政策包”支持體系,設立“航運金融創新專項資金”。
透過這場會議,不僅看到了青島在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能源等新興領域的新作為,更看到了支撐其經濟成色的新結構:一批科技創新企業快速崛起,一批新銳企業家走上前臺,一批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正被關注。
2024年的“經濟答卷”已經寫就,但青島經濟的發展故事仍在繼續。當更多企業與企業家被矚目,青島將不僅是一個產業之城,更是一座敢想敢干、匯聚活力的“企業家之城”。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