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萊西木偶戲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不僅是地方文化保護的重點工程,更是新時代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的生動實踐。
近日,山東師范大學“赫光揚藝”實踐團受邀來到青島萊西,開展木偶戲專題調研實踐。據萊西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校地聯動,是萊西市探索非遺保護“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的重要突破,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了高校智力資源。
在大漢偶歌木偶藝術館,第五代傳承人姜玉濤展示了西漢大木偶復制品,這也是萊西市系統推進非遺學術研究的重要成果展示。“在文旅部門支持下,我們已構建起完整的傳承譜系檔案,為非遺‘根脈’延續奠定了堅實基礎。”姜玉濤介紹道。
實踐中,團隊成員深度參與木偶戲表演技法研習、傳統服飾工藝復原等核心環節。萊西市群眾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負責人表示:“這種‘沉浸式傳承’不僅讓青年學子直觀感受非遺的文化基因與藝術魅力,還通過跨界思維為木偶戲創新提供了新路徑。學生團隊創作的陶泥木偶模型與融合現代審美的配樂方案,已納入市級非遺保護工程,成為‘傳統+青春’的創新范例。”
“此次校地合作是完善非遺保護體系的重要契機。”萊西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高校學術資源與地方實踐經驗的有機融合,不僅為萊西木偶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積累了學術支撐與實踐素材,更彰顯了地方在非遺保護中“守正創新”的主動作為。
未來,萊西市將持續深化校地協同機制,以更高站位推進非遺系統性保護,讓萊西木偶戲在國家級非遺申報的新征程中,成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典范,讓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