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青島市嶗山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5年以來,青島市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聚焦主責主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三大戰略”引領發展,筑牢營商環境發展根基
一是知識產權戰略縱深推進,創新動能更強勁。堅持“創造-運用-保護”全鏈條發力,嶗山區知識產權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有效發明專利突破3萬件,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達200件,持續領跑全省,成為創新驅動的“強引擎”。青島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驗收,20余家企業通過預審資格備案,暢通了知識產權服務“快車道”。在榮譽榜單上,嶗山區更是成績斐然,7個項目斬獲第25屆中國專利獎,3個專利導航項目通過驗收、1個新立項,4個案例入選青島市2025年專利產業化十大典型案例,各項數據均位居全市首位。新增9個市級、1個區級知識產權服務站點,構建起覆蓋企業創新全周期的服務網絡,讓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發展動能。
二是質量強區戰略系統實施,品牌矩陣更鮮明。憑借卓越的質量發展成效,嶗山區成功獲批山東省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區,連續三年獲評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榮譽稱號。為持續深化質量強區建設,出臺《嶗山區質量強縣培育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政策為引領,推動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在品牌建設方面,成果豐碩,9家企業入選山東省高端品牌,7家入選“好品山東”,數量均居全市首位;33家“青島優品”企業入選宣傳素材庫,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嶗山制造”“嶗山品質”正成為市場上的金字招牌。
三是標準化戰略創新突破,發展引擎更高效。通過組建政產學研檢驗檢測創新聯盟,構建6項合作機制,達成21項合作意向,嶗山區在標準化領域積極探索創新。申報國家級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制造質量認證試點,2個方案獲市級推薦,展現出強大的創新實力與發展潛力。發布北方首個茶葉實物國家標準,為嶗山綠茶品牌價值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1家企業獲批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新培育1個國家級、5個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4個市級項目通過驗收,標準化已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助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制高點。
“服務型執法”提質增效,精準監管激活“新動能”
一是政務服務“高效便捷”,改革創新更深入。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推進數字化改革,加快建設嶗山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推動監管服務向智能化、高效化邁進。扎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制定43個部門聯合抽查計劃,實現“陽光執法”全覆蓋。在信用監管方面,完成經營異常名錄列入129家次、移出1329家次,助力5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實現信用修復,對776戶“失聯”企業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構建起完善的信用監管閉環。2024年度企業年報率達到94.28%,位居全市首位。
二是助企發展“靠前服務”,要素保障更有力。為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政銀攜手益小微”問情服務,與3家銀行簽訂非公經濟黨建共建協議,搭建起政銀企合作橋梁,打通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全員招商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從項目洽談、落地建設到生產運營,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服務,推動檢驗檢測產業園重點項目加速落地,為產業集聚發展注入新活力,助力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法治監管“寬嚴相濟”,市場秩序更公平。推行涉企執法“清單化”管理,通過“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重復檢查,切實為企業減負增效。修訂輕微違法免罰清單至146項,以“柔性執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實現監管溫度與力度并存。常態化開展“鐵拳”等專項執法行動,全年查處案件500余起,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下一步,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以“走在前、當排頭”為總遵循,實施“強質量促發展”行動和“優營商促產業”行動,提升質量水平,增強產業發展動能。大力推進標準化戰略實施,加快國家檢驗檢測示范區建設,著力打造“嶗山檢測”品牌。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深入開展品牌培育行動,推動品牌價值轉化,為嶗山區營商環境打造提供更強動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