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嶗山區的紡織外貿版圖上,青島依美時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這家看似低調的企業,正以一塊塊“功能性面料”撬動行業變局。
當全球產業鏈重構與外貿訂單危機交織,這家曾困于代工模式的企業,正以“技術突圍”破局市場迷霧——從庫存積壓超五千萬元、員工面臨生計壓力的“絕境”,到如今年營業額遞增15%、成為迪桑特和京東等品牌的爆款供應商,其蛻變軌跡不僅是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縮影,更印證了中小企業在全球貿易變局中“以技術立身”的鮮活范本。
一塊面料的轉型破局
打開京東app搜索京東京造防曬衣,由依美時尚制作的UPF300+防曬衣銷售已超20萬+,收獲了98%的好評率,成為平臺爆款。
在全球“訂單危機”的現在,依美時尚卻能每年遞增15%左右的營業額,這是依美時尚每年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產品的信心。
“企業剛起步的時候,我們做的是非常傳統的加工貿易,也就是OEM模式。”青島依美時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告訴記者,所謂OEM,也就是俗稱的代工。“客人拿訂單來比價格。后來做了10年左右,我們發現企業遇到瓶頸期了?!?/p>
在OEM模式下,企業長期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而且,這種模式下企業缺乏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對客戶的依賴性很強,一旦客戶流失,企業的業務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面對瓶頸,劉偉和他的團隊開始思考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他們意識到,僅僅依靠加工貿易很難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轉型,提高產品議價能力。
所以,當多數紡織企業還在價格戰中掙扎時,依美時尚已將研發觸角深入面料的分子結構。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產品具有超級涼感特性。此前,該類產品并未應用于服裝領域,而是在其他工業領域有所應用,例如防彈衣、飛機制造以及海洋繩索等。依美時尚發現,高分子聚乙烯除了具有硬度高的特點外,還具備涼爽的特性。于是,依美時尚將其應用于服裝制作,市場反響非常強烈。
“我們的產品分很多系列,因為衣服這個品類是生活必需品,應用的場景也很多。打個比方,在運動的時候就要考慮衣服的速干性能、在冬季就要考慮如何在產品更輕的情況下提高保暖度等等?!眲フf,“目前,我們的專利產品就有70項左右。”
這種“技術偏執”重塑了企業的市場定位。過去,依美時尚100%的訂單來自貼牌生產;如今,憑借獨家的功能性面料,讓企業成為全球優質品牌的核心供應商?!艾F在是我們篩選客戶,而非被客戶篩選?!眲ヌ寡?,技術壁壘帶來的不僅是利潤空間,更是抵御訂單波動的“減震器”。
外貿企業的 “市場平衡術”
5年前,依美時尚基本還是以國外市場為主,面對國際市場的嚴峻形勢,企業一度面臨停滯,最危急的時候,庫存產品達五六千萬元,同時還面臨上游供應商的貨款壓力,400名員工面臨“吃飯”壓力。但得益于較早擺脫了低附加值的代加工業務,強化了對新科技面料、新縫制工藝的研發力度,依美時尚很快憑借技術優勢,贏得了國內美團、京東、網易嚴選等大客戶的訂單。
“在企業的發展中,我們發現國內市場也有很多機會?!痹谡劦狡髽I貿易模式轉型時,劉偉對記者說。市場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卷”,出口轉內銷的道路難免遇到一些陣痛,為此,依美時尚實施了“雙軌突圍”戰略,搶占市場先機。
目前,依美時尚的業務板塊70%是國外市場,主要是日本市場?!拔覀儚淖畛醯牟牧涎邪l端入手,一直到做成成衣并向客戶交付?!眲フf,“我們合作的大部分是運動、戶外、工裝、家居等板塊的企業,像迪桑特或The North Face等企業就看中了我們的獨家面料,后續合作交付大概90%的成衣,10%的面料。”
而面對國內市場,劉偉表示:做外貿的思維和做內銷的思維是不一樣的。
“國內產品的可選擇性越來越多,消費者也越來越挑剔,市場越來越透明,那么你的產品一定要越來越好,性價比要越來越高?!眲フf,“周圍的很多朋友或者同行在內銷這條路上做著做著就掉隊了,走不下去了。企業想要長久不衰,必須要有‘靠產品說話’這種能力才行。”
和京東、美團等大廠合作,既能保證企業發展的規模,還能保證基本的資金安全性和回收。例如在上文提到的UPF300+的防曬衣,就是依美時尚和京東合作的王牌產品。通過這些國內知名平臺,依美時尚能夠直接觸達廣大消費者,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和消費趨勢,進而調整產品策略。
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并非簡單的市場疊加,而是通過技術、渠道、供應鏈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這種雙渠道布局,讓依美時尚未來在面對不同市場環境時都能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
未來向“技術驅動”的探索
記者了解到,目前依美時尚正在和日本索尼公司進行洽談,聯合研發新面料材質的成衣?!拔覀兪侨珖徔椥袠I唯一一家被索尼公司授權的企業。”劉偉說,“大部分人提到索尼只能想到電子產品,其實索尼有很多好的面料。”
據悉,索尼公司有一款用稻谷制作的天然原材料,具有非常優秀的消臭抗菌的功能,一般應用于汽車內飾或者房屋頂棚等場景。依美時尚與索尼聯合推進,將這種原材料引入到服裝、鞋類、家紡等品類。
除此之外,依美時尚正在聯合青島市相關高校共同研發“智能穿戴”。比如說穿在身上的一件t恤衫可以監測心跳等,其原理是貼在衣服上一層薄薄的芯片。劉偉表示,“現在還在研究階段,因為我們還要面臨抗洗滌問題?!?/p>
中國企業正從“制造中心”向“創新策源地”轉型。依美時尚的“技術定義需求”策略,恰是對這一趨勢的精準回應。
2021年,依美時尚獲評“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2023年,企業獲“全國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企業”稱號,在2024年,企業被認定為“創新性中小企業”。種種榮譽加身,也正是依美時尚深耕專業領域的生動注腳。
對于未來的業務方向,劉偉向記者透露:“以前我們做過一段時間的自有品牌,后來發現我們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首先是投入太大,其次是產品要在市場上試錯,庫存壓力比較大,所以想先做一段時間的B2B?,F在我們在行業里已經很多年了,團隊也煥然一新,我們想在兩三年之內把自有品牌這個想法再重新啟動一下?!?/p>
“打鐵還需自身硬?!眲フf道,“未來3~5年,公司打算建設或并購3-5個生產工廠,讓生產能力達到翻倍或以上;建立更多的銷售網絡和力量,著重擴大國內市場布局,讓打造自有品牌的計劃盡快落地;還要盡快把更多的尖端材料和技術引入到紡織材料中。”
站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十字路口,依美時尚的突圍之路揭示了一個真相:只有主動進化的“轉型者”才能成功破局。而中國外貿的“韌性密碼”,正在這些穿上“技術鎧甲”的“小而美”企業中,生長出穿越周期的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