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浪潮奔涌、數智變革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今天,山東這個擁有雄厚工業底蘊的經濟大省,正以開放的姿態、前瞻的布局和務實的舉措,加速構建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6月19日下午,山東省委組織部聯合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舉辦第三屆“人才引領 創新驅動”人力資源高質量發展對話會。本次會議圍繞服務工業經濟“頭號工程”,聚焦高端人力資源賦能先進制造業發展,為中外嘉賓獻上一場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封面向全球頂尖人才的誠摯邀請函:選擇山東,共創未來!
近年來,山東始終將人才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縱深推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著力構建“人才引領 創新驅動”的良性發展生態。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省集聚省級以上領軍人才8623人,技能人才總量1520萬人,支撐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2%。亮眼數據背后,是山東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生動實踐。
政策創新打造人才高地
山東作為全國6個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率先探索擴大科研單位科技人才自主評價權,打破“唯論文、唯學歷”桎梏,賦予高校、企業更大自主權。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創新設置20項差異化評價指標,青年科學家韓雪憑借獼猴桃基因組研究成果破格晉升;山東大學創設“應用技術開發型”教師崗位,打通“實驗室—生產線”轉化通道;海爾集團建立“創新價值、技術能力、產業貢獻、團隊引領”四維評價體系,近2萬研發人員完成認證。
這些改革讓人才“評得準、用得好”,本次參會的省屬企業嘉賓表示:“山東省屬企業全面形成合力,依托豐富的技術應用場景、完善的研發體系、穩定的投入機制,全力探索為各產業領域高端人才量身定制‘概念驗證—中試—產業化’全鏈條支持體系,關鍵核心技術人才薪酬實行‘一人一議’‘一事一議’‘上不封頂’,形成了獨特優勢。”
平臺建設匯聚創新動能
山東以創新平臺為載體,匯聚全球人才資源,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為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打通產學研鏈條,2023年以來,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多部門,聚焦現代海洋、醫養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打造了一批高等教育共同體,讓產學研一體化成為創新發展的日常風景。
山東農業大學聯合43家單位建設的現代農業共同體,短時間內吸引了一批院士專家團隊扎根齊魯,產出系列重要創新成果。全省遴選的45家“人才引領型企業”中,濰柴集團等“鏈主”企業集聚全球頂尖人才,攻克柴油機熱效率等關鍵技術難題,連續刷新世界紀錄。
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山東遴選30家人才效能提升重點平臺,實施三年專項支持,強化人才聯合培養,加速關鍵技術攻堅。
產才融合激發創新活力
山東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無縫對接。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實施“揭榜掛帥”核心技術攻關機制指引》,推動需求、供給、服務“三端”協同發力,3年累計發布揭榜項目611項、榜單金額近30億元,柔性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207位。
截至發稿前,2024年5月成立的山東科技大市場,共匯聚765家科技服務機構、7.8萬項高技術成果、471家高水平科研中心的綜合服務平臺,掛牌交易額突破12億元。高質量實施“以賽引才”,每年一屆的“創業齊魯·共贏未來”大賽成為金牌活動。珞石機器人創始人庹華在首屆大賽上,率領團隊以“高性能機器人項目”獲獎,取得政策和資金扶持的同時,個人直接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如今,該企業年產值達5億元,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一指觸停”機器人領跑全球。
既以開放姿態廣納天下英才,更以系統思維厚植人才成長沃土。目前,全省已立項建設9家省級卓越工程師學院,并開展省級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試點,推行“校企雙導師制”。山東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學生表示:“這種培養方式讓我們既掌握理論知識,又積累實踐經驗。”這些未來工程師們已深度參與高原鐵路建設、密碼算法研發、芯片設計等重大工程項目。
針對科技型企業,山東創新實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4年為1.6萬家企業發放研發補助14億元,助推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5.4%,科技成果轉化率提升至68%。
服務升級優化發展環境
山東以“最優加一點”的服務理念破解人才后顧之憂。在濟南市高新區的人才公寓,一群來自各地的博士研究生們正在忙碌地收拾房間。“線上看房簽約,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每月房租僅780元,直接拎包入住,簡直太方便了!”大家談起自己的居住環境時有感而發,這正是山東優化人才服務的一個縮影。
截至2024年下半年,高層次人才“山東惠才卡”共計發放9359張,提供交通出行、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29項綠色通道服務。在全省建設60余家青年創業街區,配套“創業提振貸”助力青年扎根。此外,山東還加強社會化人才服務,組建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盟,成立“人才安居服務子聯盟”“人才企業上市服務子聯盟” ,構建“專崗對接、即時響應、一次辦好”的市場化服務體系。
在齊魯工業大學藥學院,來自澳大利亞的查爾斯院士表示:“山東已充分具備了進行一流科學研究所需的基礎條件。”其團隊聯合來自馬來西亞等國的30余位專家,以期在免疫與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突破,已經獲得了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成果。“2018年我和合作伙伴在威海創立公司,目前產品已銷往俄羅斯、美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實現了來時的夢想。未來,我希望與更多海內外人才一道,助力山東發展跑出‘加速度’。” 威海氫氚動力的德國專家威科多滿懷激動地說。
如今的齊魯大地上,一場人才與創新的交響曲正在奏響。山東,這片孕育了孔子、孟子等思想巨匠的沃土,正以嶄新的姿態,向全球英才敞開懷抱。這里有舞臺:萬億級產業集群、72家全球“燈塔工廠”為人才提供無限可能。這里有沃土:每年145億元科創資金、全國領先的“四鏈”融合生態,讓智慧火花競相綻放。6月19日,相約青島,共赴“人才引領 創新驅動”人力資源高質量發展對話會,走進這片熱土,感受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澎湃脈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