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為全面提升公交職工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6月11日,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南巴士一分公司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組織開展“查隱患、保安全、促生產”突發事件應急演練。通過模擬車輛動力電池起火等險情,檢驗應急預案的實效性,強化多部門協同處置能力,為市民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據了解,演練分為“班前安全檢查”和“電池艙冒煙應急處置”兩大場景,涵蓋隱患發現、初期處置、聯動救援等關鍵環節。14時,演練總指揮、分公司經理李洪亮宣布演練正式開始。在首個場景中,駕駛員田世生嚴格執行出車前檢查流程,及時發現并清除后機艙易燃油棉紗,更換失效滅火器,規范完成安全叮囑、車輛例保等程序,展現了日常安全管理的嚴謹性。
第二場景則模擬了電動公交車行駛中電池艙突發冒煙的緊急狀況。“師傅,后車廂冒煙了!”一名“乘客”驚慌地喊道。駕駛員賀鵬臨危不亂,立即靠邊停車,迅速啟動機艙滅火裝置,果斷切斷電源。“請大家不要慌,按順序下車!”他一邊大聲引導乘客疏散,一邊熟練地打開應急車門和逃生天窗。不到30秒,所有“乘客”都被轉移至30米外的安全區域。
現場氣氛越發緊張。賀鵬發現電池艙已有明火竄出,他立即取出車載滅火器進行撲救,同時向分公司安全副經理姜強報告情況。“已撥打119報警,乘客全部安全疏散,正在控制火勢……”電話那頭,姜強一邊了解情況,一邊快速組織應急小組趕赴現場。此時,路過的其他公交車駕駛員也紛紛停車相助,共同投入到滅火行動中。
14時18分,分公司應急小組、技術保障人員和電池廠家售后人員相繼趕到。他們拉起警戒線,疏散圍觀群眾。技術員劉海波手持熱成像儀,全神貫注地監測著電池溫度變化,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險情。“報告總指揮,火勢已完全控制,電池溫度已趨于正常!”14時20分,隨著現場處置組組長的匯報,演練圓滿結束。參與演練的40余名職工長舒一口氣,但討論的熱度絲毫未減。“這次演練讓我對應急處置流程更熟悉了。”“新能源車的電池安全確實要格外注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演練心得。
市南巴士安全監督部現場督導人員指出,此次演練組織有序、處置規范,尤其注重“查隱患”與“保安全”的閉環管理。“安全是公交運營的生命線。本次演練旨在將安全生產月‘防風險、除隱患’理念融入實戰,重點檢驗新能源車輛突發火情的處置流程。”分公司經理李洪亮總結強調,需將演練成果轉化為日常管理效能,持續完善應急預案,通過“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強化全員紅線意識,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李曉旭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