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范,是為了平臺經濟更好發展(經濟時評)
名目繁多、計算方法復雜……一些商家反映平臺存在不合理收費;此前,“僅退款”“二選一”“餐飲外賣傭金比例”等事件也曾引發熱議。糾治平臺不合理不透明收費,降低平臺內經營者負擔,新規已經在路上。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研究起草《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征求意見稿)》,強化平臺合規自律,規范平臺向經營者收取傭金、抽成、會員費、技術服務費、信息服務費、營銷推廣費等收費行為。指南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將進一步完善我國平臺經濟監管政策體系。
收費不透明怎么辦?以往一些平臺開展優惠促銷活動時,會出現不事先明確優惠補貼的分擔方式、比例等,臨時向經營者收取費用的情況。指南多項條款明確“平臺收費規則公示義務”“修改規則需依法公開征求意見”“收費規則歷史版本保存時間”等,多措并舉強化公開透明。
收費不合理怎么辦?平臺內的部分經營者一邊面對著激烈的競爭,一邊需要在平臺付費做推廣、投流,雙重壓力之下,利潤空間非常有限。指南鼓勵平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經營者特別是中小商戶提供讓利或減免扶持;同時明確重復收費、只收費不服務、轉嫁應由平臺自身承擔的費用等8種不合理收費行為,直擊行業痛點。
立規矩會不會限制平臺發展?近年來,我國平臺經濟快速發展,涉及數千萬網絡經營主體、眾多靈活就業人員、9億多網絡消費者,賦能千行百業。但快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與風險,影響平臺經濟的持續健康成長。指南鼓勵平臺根據自身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所形成的服務特點,在合法、合理、互惠互利的范圍內采取靈活多樣的定價策略,將為平臺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規范,是為了更好發展。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相信隨著合規建設更加優化,平臺經濟必將更加健康,更好地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服務。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