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平度的田間地頭、村頭巷尾、廠房車間,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金融專業優勢,揣著服務“三農”的初心,以金融掛職干部的身份深入鎮街一線,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實干破解難題,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金融動能”。他們,就是青島農商銀行聯合平度市委組織部等部門嚴格選聘,派駐到基層鄉鎮的12名青島農商銀行金融掛職干部。
扎根基層一線,架起政銀企“連心橋”
“項目卡脖子的就是資金,劉鎮長來了后,不到兩周就幫我們搞定了300萬貸款。”平度市明村鎮白里村黨支部書記李成龍握著掛職副鎮長劉偉(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明村支行行長)的手感慨道。作為青島農商銀行選派的首批金融掛職干部之一,劉偉到任后第一時間走訪調研,發現村黨組織領辦的惠農增收項目存在資金缺口,立即啟動“政銀合作”綠色通道,促成全行首筆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經營貸款落地,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白里村的故事只是金融掛職干部服務基層的一個縮影。一年來,來自青島農商銀行的12名金融掛職干部累計舉辦政策宣講會、產品推介會147場,提供專業金融建議40余條,積極推動青煙濰果蔬交易中心、智慧化“零碳源”熱泵產業、老舊小區改造、污水二期等項目順利落地開工,支持金額13億元。讓金融服務與鄉村需求精準對接。
精準滴灌“三農”,激活產業振興“新引擎”
“鄉親們,這是專門為咱糧食收購戶設計的‘金穗節節高’貸款,利率低、放款快,隨用隨還!”新河鎮副鎮長馬明浩(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新河支行行長)的一場田間金融講座,讓55位農戶吃下了“定心丸”。駐村期間,他走街串巷摸清需求,定制化推出低息貸款產品,累計投放1.1億元,助力糧食產業提質擴能。
掛職干部們深知,產業振興是鄉村發展的核心。他們發揮金融“智囊團”作用,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微企業痛點,創新“科企系列貸”“鑫如愿”等24款特色產品,覆蓋種植養殖、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等全鏈條。他們還推動全國第二家、省內首家“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平臺”落地,實現1905個項目進場交易,為村集體增收5828萬元。
創新賦能治理,編織普惠金融“服務網”
“張大爺,您的社保繳費我幫您在手機上操作,以后在家就能辦!”在田莊鎮,掛職干部王欣(青島農商銀行平度田莊支行行長)一邊幫村民辦理業務,一邊講解防詐騙知識。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280余個村莊上演。掛職干部們下沉一線,將金融服務嵌入社保征繳、民生資金發放、信用體系建設等基層治理場景,與村社干部、村民建立常態化聯系,累計開展金融知識講座200余場,覆蓋群眾3萬余人次。
“金融活水”長流,鄉村未來可期
從阡陌田野到產業園區,從民生小事到發展大局,青島農商銀行掛職干部始終踐行著以“金融報國、金融為民”為初心的新時代農商銀行價值觀,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截至目前,該行掛職干部所在單位已為涉農主體投放貸款超15億元,培育特色產業場景30余個,助力村集體和農戶增收超6000萬元。 當金融人才與鄉村振興雙向奔赴,當專業智慧與田間地頭深度碰撞,一幅“金融賦能鄉村、鄉村成就金融”的共贏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青島農商銀行掛職干部的故事,是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生動注腳,更是助力共同富裕的鏗鏘實踐。下一步,青島農商銀行將持續深化金融干部掛職機制,推動更多懂農業、愛農村、善創新的金融人才下沉一線,以更精準的服務、更創新的模式,繪就“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壯美畫卷。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