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外貿優品青島行暨第九屆青島市內外貿融合產品展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人群穿梭于一個個展位之間,桌面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從嬰童服飾、家居百貨,到精致的工藝擺件、進口級的食品飲料——不少原本面向海外市場的“出口爆品”,如今正在快速“變身”為消費者家門口的“質價比之選”,幕后,一批外貿企業正悄然打開新的銷售通道。
不少原本面向海外市場的“出口爆品”,如今正在快速“變身”為消費者家門口的“質價比之選”。
青島外貿企業謀求“第二增長曲線”
“這是我們今年第一次大規模參加這種內銷展銷活動。”青島優珂家服飾有限公司經理呂靜正忙著接待一位顧客,她一邊介紹展架上的嬰童服裝,一邊告訴記者。
一款由青島優珂家服飾有限公司展出的嬰童裝吸引了許多駐足,不少人當場下單,甚至有市民直接掃二維碼添加客服微信,準備回去再“慢慢挑”。“我們以前是專做日本市場的,主打嬰童裝,但這兩年日本市場訂單面臨萎縮,我們必須另尋出路。”
在人流穿梭的展位前,青島優珂家服飾有限公司經理呂靜一邊整理衣架,一邊接受采訪。她輕聲感慨:“這次展會收獲特別大,很多國內客戶、零售商都主動和我們聯系,明顯感覺到產品在內銷市場的潛力。”
呂靜所代表的,正是一批正在積極應對國際市場變化、主動擁抱國內消費升級趨勢的外貿企業。正如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名譽院長霍建國在2025年度青島市外貿行業峰會上所說:“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應該把一個產品完全依賴于單一市場。從企業的角度,我覺得沒有別的出路,應該是堅持兩條腿走路,一個是拓展國內市場,另一個就是拓展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有出口實績的企業中,近85%同時開展內銷,且內銷額占其銷售總額的75%左右。
從“轉內銷”邁向“內外貿一體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外貿企業的共識。青島外貿企業開始主動尋找內需市場中的機會,在鞏固出口基本盤的同時,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從“轉得了”到“賣得好”
雖然擁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優質的產品和強大制造力,但在不少外貿企業看來,開拓內銷渠道遠不是“去庫存”“入駐電商平臺”那么簡單,如何融入本土消費場景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許多外貿企業不知道怎么轉,不知道如何增加國內市場的份額。”霍建國分享道。
作為外貿大省與文旅大省,山東也在積極探索消費與外貿“內”“外”聯動的新路徑,將在重點景區、旅游休閑街區、文博場館等場所設立外貿優品專區,打造展示、體驗、銷售一體化的新型消費場景。
市南區中山路上街里舉辦了“全球優品 情滿街里”外貿優品展銷活動。
將目光投向青島,自4月底啟動了外貿優品青島行內外貿融合促消費首場活動以來,青島已舉辦了多場外貿產品展銷活動,各大商圈、景區成為外貿好貨高效、快速觸達消費者的新場景。“五一”假期期間,市南區中山路上街里、城陽區蛤蜊節、嶗山區萬象匯舉辦的外貿優品市集、主題夜市、外貿優品直播間等各類活動吸引了100余家優質外貿企業參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會與第二十四屆青島國際車展同期同地舉辦。車展帶來的人流量,同樣為外貿優品的銷售提供了天然的引流入口。
據青島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將組織100場以上“六進”活動(進社區、進景區、進商圈等),真正讓優質外貿產品“轉得了、銷得出、賣得好”。
線上電商平臺成為這條“直通車”上的重要推手。在外貿優品青島行活動現場,快手、1688等電商平臺紛紛向青島外貿企業推介平臺扶持計劃。快手電商負責人介紹,他們將為青島外貿企業開通綠色入駐通道,提供專屬運營服務、流量扶持和虛擬人直播帶貨等配套支持,降低企業轉型門檻。
在外貿優品青島行活動現場,快手、1688等電商平臺紛紛向青島外貿企業推介平臺扶持計劃。
“我們以前做外貿,對國內消費者的喜好、渠道運營的邏輯都不熟悉。現在必須‘重新學習’,對產品設計、定價、售后服務等都要重構。這些平臺不僅帶來了客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完整的轉型路徑。”一位外貿從業者表示,借助轉向內銷,目前她希望能盡快開設自己的網店,希望借助平臺流量,實現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破圈傳播。
與此同時,線下商超也在同步發力。作為利群集團采購經理,張雅茜正在忙著為集團新設立的“外貿優品專區”物色產品。自4月15日發布《致廣大供應商伙伴的一封信》以來,利群集團已為多家出口受阻企業架起內銷轉型的“橋梁”。
“目前我們已經在30多家門店設置了外貿商品專區,配合海報宣傳和促銷活動,幫助企業打通國內銷售渠道。”張雅茜說,不止于為外貿企業提供銷售渠道,未來,利群集團還將聯合旗下30余家品牌運營子公司探索品牌代理運營、自有品牌聯合開發等多種合作模式,實現共同成長。
如今,走在青島的展銷會、市集和商圈,越來越多的“外貿優品”正被國內消費者所熟悉和接受。未來的青島,將不只是“賣全球”的窗口,也將成為“賣全國”的橋梁。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