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系列政策利好的不斷推出,A股市場再掀波瀾。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自9月下旬以來,二級市場整體呈現出積極向上的趨勢,大批資金借道ETF涌入A股市場,其中,以ETF為代表的指數型基金更成為規模增長“主力軍”。三季度,ETF整體規模快速增長至3.5萬億元,相比二季度末的2.47萬億元,ETF規模增長1.03萬億元,而滬深300ETF和上證50ETF等主流寬基ETF更是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配置工具。
三季度,不少投資者借道ETF入市,相關產品規模大增,寬基增量較為顯著。數據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三季度規模環比增逾1850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發起式規模環比增長近1230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基金的規模均增逾百億元。
記者了解到,過去一段時間,中央匯金公司大量增持寬基ETF,包括券商、險資以及銀行理財等中長期資金也持續流入寬基指數產品。機構資金的注入有助于提升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同時也起到了良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指數產品本身的特點也是此類產品“吸金”的一大因素。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個股投資中,研究難、擇時難、監控難等難題困擾了許多投資者,而指數化投資將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其通過復制指數表現,一鍵布局一攬子股票,能夠分散個股風險,而且持倉透明,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市場觀點,選擇相應的ETF進行投資,而不必深入研究個股。
投資者借道ETF頻頻加倉A股,三季度股票型ETF逾5000億元資金凈流入為A股帶來了增量資金,對此,青島某券商基金經理在接受采訪時更是坦言這是市場成熟的標志之一。他表示,普通投資者近幾年在偏股型基金的投資回報率不甚理想,隨著今年來“國家隊”對各大ETF的增持,指數的有效企穩也給予了市場充分的信心。同時,9月底的A股行情讓投資者“如浴春風”,ETF作為被動配置型基金,與指數關聯度高的特點也自然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在科創50指數走高的帶動下,相關主題基金成為市場焦點,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市場對科技相關板塊的樂觀預期。對此,上述基金經理表示,科創主題ETF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方式,讓投資者可以一鍵布局科創板中的優質企業。同時,滬深300ETF因其穩定的配置需求,也受到長期投資周期的資金青睞,投資者如采取“穩健+彈性”的投資組合,大概率不會跑輸市場。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