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在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青島仲裁辦正式對外公布了《關于充分發揮仲裁優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旨在通過發揮仲裁制度的獨特優勢,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會上,青島仲裁辦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若干措施》的制定背景、重要意義、主要特點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該負責人指出,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解決經貿投資爭議的重要手段,在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涉外法治建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青島仲裁辦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圍繞“依法、公正、親和、高效”的服務理念,不斷探索和創新,致力于提升仲裁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市場主體多元化需求。
《若干措施》共包含4個部分,12條具體措施,每一項都針對當前仲裁服務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仲裁解紛質效提升
優化案件受理服務。常態化開展服務咨詢、網上立案、一次告知等便捷服務,同時加強對新型案件、疑難復雜案件的仲裁申請指導,確保立案過程高效、透明。
提升案件辦理質效。通過精細化管理,完善內部研討、專家論證等機制,科學壓縮審理周期;組建專案辦理團隊,推動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滿足當事人多樣化需求。
推進糾紛多元化解。健全仲裁前調解機制,深化與基層法院的合作,推行“仲裁+調解+訴訟”模式,實現糾紛的高效、便捷、低成本化解。
強化案件管理監督。主動接受法院、檢察院監督,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確保仲裁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仲裁服務方式創新
開展“仲裁+”服務行動。建立常態化宣傳推廣仲裁法律制度的工作機制,深化“領導帶隊、專家參與、專員跟進”的上門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建立“政會仲+企”聯動服務機制。加強與政府部門、商協會、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聯系,形成橫向協調、一體聯動的惠企助企服務格局。
創新智慧仲裁“云服務”模式。依托“青島智慧仲裁平臺”,實現立案、審理、送達等全流程在線服務,讓企業充分享受指尖上的便利。
仲裁專業化建設深化
金融領域糾紛化解。針對金融糾紛的特點,實行要素化辦理,完善同類型案件裁量一致化標準,實現快審快結。
建工專業仲裁品牌打造。制定建設工程糾紛辦案指引,構建聯動機制,聯合多方力量共同化解建工糾紛。
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培育仲裁特色突出的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深化與知識產權職能部門的合作,共同完善糾紛化解體系。
涉外仲裁服務拓展
加快發展海事仲裁。與青島海事法院等機構建立合作機制,促進海事仲裁與海事司法的良性互動。
拓展涉外服務領域。發揮上合示范區國際仲裁院、國際貿易仲裁院的作用,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上合組織成員國仲裁機構的交流合作,打造國際商事爭議解決優選地。
下一步,青島仲裁辦將緊密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精準施策、提質增效,確保《若干措施》的深入實施和有效落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澍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