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外部需求疲弱、社會預期不足等考驗給企業經營帶來較大壓力。在此背景下,四川路橋持續聚焦“工程建設、礦業及新材料、清潔能源”的“1+2”產業布局,推進轉型創新發展,在周期性市場波動中展現出經營韌性。
2023年四川路橋2023 年公司資產總額2409.15 億元,同比增長 15.64%;完成營業收入1150.42億元,同比減少14.88%;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90.04億元,同比減少19.70%。
2023年內公司累計中標項目571個,中標合同金額約為1,685.16億元,同比增長20.07%,再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堅持高回報策略,通過穩定分紅、增持回購等多種方式回饋股東,擬每10股分紅5.17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45.06億元,分紅比例達50.04%,同時公司還披露將進行2024年中期分紅,提升投資者獲得感;2022年12月以來,公司控股股東蜀道集團累計已增持股份超1.3億股,增持總金額超15億元,彰顯對于公司發展的長期信心。
隨著成渝經濟圈建設的縱深發展,成渝地區各重大項目建設正在不斷提速。作為四川省屬交通系統中的“排頭兵”,四川路橋深度參與成渝經濟圈公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構筑起蜀道一條條暢通天路。公告顯示,公司承建的峨漢高速、九綿高速、開梁高速(四川境)、成樂擴容等高速公路項目(路段),敘畢鐵路、自宜鐵路等鐵路項目相繼建成通車或貫通。
智能建造技術破局 項目獲取能力持續增長
今年以來,四川路橋繼續發力,一季度中標項目數量合計83個,中標項目金額291.76億元,同比增加1.15%,為2024年的經營打下良好開局。
對于綠色低碳、智能建造等產業數字化轉型方向的前沿探索,為強大的訂單攬獲能力筑牢基石。四川路橋與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繼續深度合作,橋梁、隧道、路面、新材料、智能裝備、綠色能源等低碳智能建造9大組工作清單完成修訂并持續推進,產出數控后支點掛籃、電動無人裝載機、拌合站集控式AI生產系統、移動充儲一體車等一系列成果。
2023年內,四川路橋共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國家專利353項,下轄特級資質企業數量達到5家,依托強大的研發實力持續打造由“制造”到“智造”的升級內驅力,以“新質生產力”賦能交建行業高質量發展。
發力“1+2”產業布局 新興業務增效提速
在工程建設的主業之外,四川路橋積極響應國家雙碳轉型及國企改革的戰略要求,在持續加強工程建設主業的同時,將更多資源向礦業及新材料+清潔能源板塊引導,強化“1+2”的業務發展布局,實現三大主業協同發展。
礦業方面,目前四川路橋擁有礦山超10座,廣泛分布于四川省南江縣、馬邊縣、會東縣及東非厄立特里亞等地。報告期內公司德陽吳華清平磷礦公司85%股權成功獲拍;南江霞石項目完成建設;阿斯馬拉銅多金屬礦迪巴瓦礦區進入采礦剝離;庫魯里鉀鹽礦完成股權收購并積極推進銀行融資,業務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新材料業務方面,截至4月22日,公司下屬新鋰想公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5萬噸/年)、蜀能礦產公司磷酸鐵鋰項目(5萬噸/年)、三晟公司回收產線技改擴能項目、蜀礦環鋰公司廢舊鋰電池回收項目一期(2萬噸/年)均已建成投產,各項目產能均在逐步放量。
清潔能源方面,公司在新疆吐魯番成功獲取項目,實現清潔能源項目省外“零的突破”;毛爾蓋42萬千瓦水光互補項目順利收購;會東20萬千瓦光伏項目、鹽邊分布式光伏項目部分場景并網發電;6條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儲建設完成。2023年,四川路橋清潔能源板塊完成營業收入4.58億元,同比增加130.31%,在建及運營的清潔能源權益裝機(含托管)約540萬千瓦。
此外,四川路橋海外礦產新材料業務也實現持續加碼落子。3月27日,由四川路橋投、建、營一體化的厄立特里亞阿斯馬拉銅金多金屬礦迪巴瓦礦區直銷礦(DSO)成功完成首次裝車。公司表示,阿斯馬拉礦作為厄立特里亞最大的礦山項目,同時也是中厄合作投資金額最大的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中厄戰略伙伴關系,為四川路橋產業布局貢獻海外礦山力量。
四川路橋立足川渝,以強大的區位優勢、工程建設技術優勢、產業鏈集成、品牌價值優勢等加速訂單獲取,在深耕本省的同時業務范圍擴張至全國,并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共建,彰顯千億國企實力與擔當。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當前四川路橋估值已近歷史相對低位,雖2023年內公司施工及收入確認節奏有所放緩,但高分紅、穩健成長的基本面并未改變,在省內投資持續提速背景下,蜀道集團作為省內基建投資的主力軍,有望給公司傳統工程主業的增長持續賦能;同時公司礦產新材料及清潔能源板塊穩步推進,后續有望貢獻增量利潤。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梁源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