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新設資管機構監管司 統一監管新邏輯

11月10日,中央編辦正式發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即金融監管總局“三定”方案,其中提到將新設資管機構監管司承擔信托公司、理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非現場監測、風險分析和監管評價等工作。

業內普遍認為,新設立資管機構監管司負責監管信托公司、理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將有助于三類資管機構統一監管及逐步對齊監管標準,將有助于消除監管套利空間,資管機構將迎來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但對于調整后可能發生的變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資管機構中高層人員和行業專家,多數人都表示目前還有待觀察,需要等待進一步的細則或新任領導召集開會之后才會了解大概思路和方向。

過去資管機構監管存在差異

上述三類資管機構過去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銀保監會)不同部門主管,負責監管理財公司的部門為創新業務監管部,信托公司由信托監管部負責,監管保險資管的職能部門為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由于歷史原因以及不同部門監管使得三類資管機構監管規則存在一些差異。

“比如過去不同類型資管機構在投資范圍、估值方法、門檻、業績計提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一家信托機構高管稱。

由于歷史原因,不同類型資管機構發展過程中形成各自獨特的特色,在監管規則、業務規則方面曾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公募基金很早就實現凈值化管理,而銀行理財凈值化為近兩年才實現全面凈值化。過去銀行理財投資一些資產受政策限制,而信托、資管子公司可投資,導致監管套利空間的存在。但隨著資管新規出臺,各類資管機構監管標準趨于統一成為大趨勢。

目前銀行理財的業務規則逐步對標公募基金,比如均實行凈值化管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監管規則對標貨幣基金、信息披露透明度逐步提高等等。信托公司目前正逐步回歸信托本源,尤其“三分類”新規下信托業轉型步伐加快,標品信托已成為各家信托公司的發力方向。

此前理財公司、信托公司、保險資管三類資管機構的總體處罰頻率不高。據企業預警通數據,今年三季度信托收到28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1547萬元。由于理財公司大多為近年來新設,監管處于過渡階段,理財公司的罰單暫時不多,今年前10個月理財公司收到4張罰單,合計處罰金額1635萬元。保險資管機構罰單則更少。

規則統一,避免“鉆空子”

資管機構監管司的成立,無疑是“資管新規”拉開大資管統一序幕之后的又一塊里程碑。這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位機構中高層人員和行業專家,對于可能發生的具體變化,多數人都表示目前還有待觀察,需要等待進一步的細則或新任領導召集開會之后才會了解大概思路和方向。

不過,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行業人士對此也有一些共同的理解或預期。其中最大的共識在于“統一”的方向,銀行理財、信托、保險資管的監管標準有望進一步拉齊,這種架構上的統一也使得監管更可能從全局來考慮和部署三類機構的發展,相關政策可能更有前瞻性和規劃性。

太保資產副總經理嚴赟華對記者表示,個人理解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統一監管下,有利于資管行業的總體發展,既可提升行業本質屬性的統一、規范,又可引導三類資管細分行業特色化發展。拉平了監管尺度,實現了監管統籌,防止簡單復制。三類資管機構,相對都有較穩健的風險偏好,投資能力有共性,但是委托人類型完全不同,所以相信接下來監管也會根據這些特征,更加優化行業的管理與發展。

“此次新設資管機構監管司是資管新規的落實和體現,將便于相關部門對資管行業、資管市場進行統一的監管,現在的導向很明顯,就是要統一監管,在資管行業形成統一的規則。這也是這一輪金融監管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認為。

他指出,原來各個不同領域的監管相對比較分散,在統一監管后將帶來根本性變化。未來面向同樣的市場、面向同樣的投資者的同一類業務,要求應該是差不多的,包括風控、營銷、流動性管理要求等等,規則應該一樣才對。這樣可以避免機構之間因為規則不同、要求不同而出現套利、“鉆空子”行為。

除了更大程度上的統一,針對資產管理行業進行專門監管的另一個可以預期的變化是監管的專業性將會進一步體現出來。“監管的專業性、針對性和效率會進一步提高”,一位理財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他同時猜想,銀行理財的牌照有望在監管統一后繼續發放。目前,券商資管和保險資管的牌照都在持續發放中。

監管對齊,理財、保險、信托各有何影響?

一位大行銀行理財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如果監管標準或細則有調整,那應該是對標本身發展更規范的行業和機構,所以對有些機構影響不大,有些機構可能會覺得更嚴了。

另一位保險資管機構人士就向記者表示,此前在這三類資管主體中,其實對保險資管的要求是相對較“松”的,如果將來嚴格對齊的話,可能保險資管將面臨比之前更高的要求。

“比如對底層項目、資金使用的合規性要求,或者固收和權益比例或行業、單票要求,抑或是異地經營限制等方面。”他指出。

事實上,對于保險資管而言,由于一直以來主要是服務保險主業、管理保險資金為主,很少面向廣大個人投資者,面臨的問題與其他資管機構有所差異。但近幾年來,部分保險資管機構也開始發展第三方業務,但這究竟是作為少數公司的補充業務還是整個保險資管行業的大趨勢,涉及對保險資管行業長遠定位,是未來資管機構監管司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監管拉齊在銀行理財行業可能迎來的最直觀的變化是,此前散落在不同部門、不同地區的監管差異消失帶來的變化。一位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的監管標準,各地區的解釋口徑差異還是很大的,比如針對理財公司要在注冊地辦公的要求,有些地區嚴格執行,有些地區的監管可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對于信托業而言,監管對齊或許也是一種利好。上述信托機構高管對記者表示,目前信托門檻和宣傳限制是按私募的標準要求,但其實投資范圍方面跟公募差不多,不如一些私募基金在衍生品投資、一級市場股權投資那么靈活(信托為不能上市的三類股東之一),若監管標準趨于統一,預計對信托業發展是好事。

不過長遠發展而言,也有信托機構人士提出:“監管部門的意圖很清晰,就是統一監管,但就體系內的信托監管而言,未來勢必會越來越邊緣化。銀行理財、保險資管等專業子公司的資金優勢顯而易見,而信托經過這輪爆雷,無論是代銷還是直銷,資金短板更難補了。”另一位信托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

從信托的監管變化脈絡來看,早期原銀監會下,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財務公司等一起在非銀部,后來信托規模大為擴增,于是獨立出來信托部,信托部與彼時的國有銀行部、股份制銀行部、城商行部平級。

據中國理財網,截至2023年6月末,30家理財公司存續理財產品規模20.67萬億。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1.69萬億元。

(記者:方海平  唐曜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亚洲av综合av一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91综合久久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五月激情1|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