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市南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和“市南區企業服務智慧平臺”正式上線發布。《市南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是市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行動方案,從四個方面提出40條具體舉措,旨在用“硬舉措”提升“軟實力”。《市南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的出臺,為打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更有力政策支撐。“市南區企業服務智慧平臺”的上線,則為企業提供信息資訊、訴求受理、政策服務等精準數字化服務,搭建政企溝通橋梁。
2021年,青島市市南區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優化惠企政策“不見面剛性兌付”,本年度已為500余家企業及高端人才兌現獎勵資金2.6億元,為歷年獎勵企業數量最多、金額最高。企業開辦時限壓縮至0.5個工作日,與深圳、上海持平;“暖南” 幫辦代辦服務團隊深入園區、樓宇、商會,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截至2021年11月,全區實有市場主體9.6萬余戶,同比增長8.48%,其中企業5.8萬余戶,同比增長8.16%。全區新增億元以上項目140個,培育了52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隱形冠軍企業,2家瞪羚企業,新增上市公司2家。
40條創新舉措落到實處
《市南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方案》提出,推行市區融合一體化、推動企業開辦集成服務、建設企業服務智慧平臺、創新開展審批服務“e聯辦”、數字賦能申辦“減負”、加快“電子證照”全領域運用、優化“快手”審批服務、推行工程建設項目“管家”服務、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深化辦事指南“零咨詢”白話革命、叫響“暖南”政務服務品牌、實行企業訴求閉環快速處置、探索實施政務服務“同源”標準化建設等13條舉措。
該《方案》提出優化知識產權保護、優化訴訟辦理機制、優化法律惠企服務、實行行政機關負責人“每庭必出”、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探索實施“溫情執法”等6條舉措;提出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推行“跟進式”辦稅服務、促進政府購買專業服務、優化提升用電便利度、優化惠企政策“不見面剛性兌付”、提高企業創業貸款貼息比例、創新成立“企業專員”隊伍、推進融資服務“精準化”、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搭建企業對外開放平臺、推動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11條舉措;提出打造“暖治理”基層治理品牌、構建“智優市南”教育品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加快千兆城區建設、強化停車資源供給、助力做優“四新”經濟、創新樓宇服務新模式、完善“雙招雙引”服務機制、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建立多元化促進就業體系等10條舉措。
《行動方案》的出臺確定了今后一段時間市南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系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企業服務智慧平臺上線
一直以來,市南區始終把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先后發布過《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市南區惠企服務12條》和“親商卡”,打出“組合拳”形成政策疊加效應,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所需所盼。在2020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市南區獲得“優異”等次;在2021年上半年企業家滿意度調查中市南區位列全市前茅。
市南區企業服務智慧平臺通過“數據賦能服務創新”,面向企業用戶搭建政企溝通橋梁,集成全服務鏈條、全需求要素的綜合功能,開發線上平臺體系,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出“政策服務”板塊,設有政策文件、政策解讀、政策匹配等功能,實現政策發布、政策解讀、政策落地一條龍服務;以“人工+智能”方式采集、匯聚、共享并動態更新市南區商務樓宇資源,樓宇、房源、企業、項目等基礎數據,實現熱門樓宇在線查詢;平臺開設“提訴求”窗口,建立完整的企業訴求反饋機制,實現問題訴求政企互動“零距離”、排憂解難“零障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