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近日,山東省2021年高考普通類常規批第一次志愿錄取結果公布,這是高考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個批次。其中,最受關注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也正式放榜。記者采訪了解到,青島二中有多名考生憑借突出的高考成績,如愿在這一批次中被清華、北大兩所頂尖名校錄取。他們在收獲喜悅的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的學霸養成經驗。
隋哲宇(北京大學):
每天體育鍛煉,高三沒生過病
青島二中數學MT畢業生隋哲宇被北京大學文科試驗班錄取。與傳統理科生不同的是,隋哲宇選科是物理、化學、歷史三科,他突出的文科素養也經常被同學們稱為是“理科生中文科最厲害的人”。“我從小讀書比較多,涉獵很廣,不偏科,注重均衡發展。”隋哲宇介紹,他初中畢業于青島26中,興趣廣泛,不會把很多課余時間花在大量刷題上,相反他更多用來看書,經常一有時間就跑去書城里“淘寶”。
在青島二中,隋哲宇發現了自己的更多潛能,他嘗試過數學競賽,也加入到學生聯合會中,還在高一結束時參與千人演講,競選主席團,成為那一屆的學生會副主席。兼顧學習和學生工作的經歷讓他學會了更好地規劃時間,同時更加合理地進行優先級排序。隋哲宇不僅學習成績突出、領導力強,長跑也很厲害。他很感謝二中“一天一節體育課”的推行,即使在高三也不例外。得益于每天的體育鍛煉,隋哲宇說自己身體很棒,高三一年都沒有生過病。
在學習經驗分享方面,隋哲宇建議大家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有些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比如我記筆記很有條理、整理時注重知識整合和邏輯關系等”,他強調學習上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節奏,“相比很多人,我刷題數量比較少,但我花了很多時間用來思考,善于歸納和整理”。
王嘉瑞(北京大學):
練就舉一反三的能力
“我在高三一開始就鎖定了考北大的目標,這一年學習的勁頭可足了。”同被北京大學文科試驗班錄取的數學MT畢業生王嘉瑞高考數學144分,數學學科也是他最強的優勢學科。“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注重練就舉一反三的能力。高考不會出現原題,這要求我們平時做一道題就要掌握一類題。我經常會對著標準答案反復思考總結,為什么這個解題思路我沒有想到。”王嘉瑞表示,學習數學,要多動筆,不能空想。他還曾參加過數學競賽,拿到過省二的成績。
王嘉瑞初中畢業于青島57中,三年前是通過自主招生考入二中的,也是今年二中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霸當中唯一一個自招生。“其實之前一模二模考試,學校的前幾名都是自招生,但他們在高考中發揮得稍有失常。”王嘉瑞告訴記者。
“在高三沖刺的最后一年,我一直保持正常的生物鐘,規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精力和體力。”王嘉瑞建議不管是適合熬夜還是早起的學生,都要保持規律的作息,不能哪天想多學一會兒就熬夜苦讀,不想學了就早睡,這樣身體很容易吃不消。他在業余時間,也經常會用彈吉他、唱歌等方式給自己解壓。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王嘉瑞希望自己能多參加社團、學生會、志愿者活動等,同時爭取拿到保研資格。
劉乃睿(清華大學):
學習有一股“軸”勁
劉乃睿也是數學MT畢業生,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多排在二中級部十名左右,高考超水平發揮,最終被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專業錄取。
“我在學習上比較‘軸’,要求自己學過的東西都能記住。記不住就多花點時間,過幾天再回過頭來看一看,要是忘了就再背一背。”劉乃睿初中畢業于青島實驗初中,他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學過的東西及時回顧,不斷加深記憶,因此基礎知識掌握得很牢固。“我還擅長把同一類型的題目歸納整理、總結方法,遇到難題時,一條路走不通那就走另一條。”劉乃睿高一的課余時間主要用來準備物理競賽,還拿到過省一的好成績。“后來競賽政策收緊,改成強基計劃,風險太大,就慢慢把競賽放下了。”但是他坦言,競賽經歷對自己深入了解物理學科,產生濃厚興趣作用很大。
得益于扎實的基礎學習,對于低年級學生,劉乃睿也給出了一些忠告,“大家要打牢課內基礎,平衡好課內外時間,高一高二在學習上挖的坑都是需要在高三去填的。”同時,他建議一些偏理科的學生,一定要重視語文和英語的積累,把功夫下在平常。
張無忌(北京大學醫學部):
具備超強自學能力
張無忌是青島二中生化MT畢業生,被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五年制)專業錄取。他告訴記者,自己在青島39中上初三時,就曾把高中化學學完了。到了高一又把全部的高中數學知識自學完了。還在高一時參加化學競賽,拿到了省一的成績。“自學和參加競賽主要是因為我的課余時間太多了,我的作業基本在校時間就完成了。”張無忌說,他在小學時就跟其他同學比拼寫作業速度,慢慢養成了習慣。到了初中,由于學科太多,背書包太重,他就開始利用課間時間和午休時間寫作業,這樣放學之后幾乎就不用背書包回家了。不僅理科成績突出,張無忌還有大把的時間用來閱讀課外書籍,像社會學、哲學、歷史都是他喜歡的領域。“可能得益于我日常的讀書積累吧,今年高考語文取得了129分的好成績。”
這個假期,張無忌在讀《資治通鑒》,并提前自學大學英語和醫學知識。“分數不夠臨床醫學八年制,上了大學就只有好好努力,爭取保研了。”張無忌告訴記者,他將與被保送至北京大學醫學部的二中同班同學李原寧在同一專業繼續同窗緣分。此前,李原寧憑借化學競賽金獎并進入國家集訓隊,已提前被保送至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將進行本碩博連讀。
李炤甫(清華大學):
記錄和思考都很重要
青島二中理工MT學生李炤甫被清華大學錄取。李炤甫初中畢業于青島第二實驗初中,從小與生物結緣頗深,小學時就多次參觀過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系統接觸生物學后,他對生物物理學和基因工程尤其感興趣,未來希望能讀博繼續深造。“目標是成為中國科學院的一名研究員,為祖國生物大分子測定和生物科學的進步作一番貢獻”,李炤甫說。
談起高三一輪復習的經驗,李炤甫認為記錄和思考都很重要。“記錄可以是記錄課堂筆記,可以是抄寫錯題,也可以是積累易錯知識點。思考既是對復習過程中的難點進行思路再發掘,也是對復習期間的整體狀態進行反思和調整。”對于二輪復習,李炤甫認為主要是查缺補漏和再提升,針對一輪復習的不足,對薄弱環節進行專項專練、總結方法。比如數學的導數和圓錐曲線部分,歸類題型和方法很重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