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減碳革命正如火如荼。
自我國在去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后,減碳革命便拉開帷幕?!疤歼_峰”和“碳中和”被寫入政府報告,列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任務,成為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焦點所在。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下,我們面對的不僅一場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能源升級,更是一場關乎經濟結構、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深刻變革。
一場減碳綠色的變革
高碳排放是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現實命題。盡快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既關乎環境權益,又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空間。
基于我國現有的經濟結構和碳存量來看,制定的碳中和過渡期是遠低于發達國家的,相當于要用三十年走完發達國家六七十年的道路。要如期實現碳排放目標,對各個領域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綠色轉型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減碳方向已然清晰,但在各行各業的場景下如何落地,仍是不小的問題。
數據顯示,建筑部門(包含建筑建造和運行)占據了全球碳排放總量的40%。我國每年僅使用過程中的“運營碳排放”就達到21億噸,約占國內總碳排放總量的20%。而在現代大型商業建筑中,空調耗電量占比最大,高達50%左右。
暖通領域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部門,面臨著高耗能建筑占比大,老舊設備存量多,管理理念落后等痛點。其如何實現節能增效,既可以看做經濟社會為暖通場景帶來的綠色壓力,又可視為企業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風口所在。
事實上,節能減排對于暖通行業來說并非是個全新的話題,綠色升級的大幕其實早已拉開。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在2019年聯合印發了《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總體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40%以上”。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暖通企業的創新推動下,綠色低碳的圖卷已徐徐展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戶均采暖能耗不斷下降;海爾率先推出磁懸浮中央空調后,節能高效的磁懸浮離心機市場應用越來越廣泛,節能效果受市場認可;行業內離心機和水冷螺桿機的變頻化趨勢更加明顯,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機組等節能系統的市場越來越廣闊……
節能新格局早已開始謀劃,而在碳中和的時代風口下,暖通企業的發展腳步又快了許多。
場景化成為行業風向
近日,在上海落幕的第32屆國際制冷、空調、供暖、通風及食品冷凍加工展覽會,便把暖通企業的綠色創新成果匯聚在了一起。作為全球制冷空調暖通行業規模最大的專業展會之一,這次制冷展主題為“強基固本,質量優先,內外協同,低碳發展”,集中展現了暖通企業節能減排的新成果、新方案和新場景。
展區里人潮涌動,很多參會的觀眾面對展示的產品、技術、場景時,不時地問道:能耗情況怎么樣,排放量大不大,使用壽命有多久……毫無疑問,無論需求端還是供給端,節能減排早已成為共識。
記者注意到,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參會企業關于節能減碳方面的探索也向著場景演化,而非傳統的單品式、節點化的節能。
現場,海爾中央空調現場展出了6大低碳場景解決方案,覆蓋家庭、商鋪、辦公、酒店、醫院、軌道交通等各大行業,通過100%定制為用戶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節能和智慧管理。格力電器關注大型機組、醫療裝備、冷凍冷藏、智能家居等細分場景,例如針對耗能是一般公共建筑的1.6-2倍的醫院建筑耗能,推出比常規方案節能50%的直膨式凈化空調系統。而美的也針對軌道交通、數據中心、智慧園區、智慧樓宇等不同使用場景提出了綜合性的解決方案。
此外,低碳減排也絕非割裂與孤立的存在,協同共創的生態模式亦在成為新的方向。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表示,實現真正的智能化不僅僅需要計算機、傳感器、數字計算通訊能力等平臺,更重要在于以人為核心的多行業整合,為人和建筑功能服務,共同實現節能低碳目標。
以行業首個生態級智慧建筑物聯云平臺Hai-BMS為例,就是海爾中央空調聯合眾多生態方共同發布的。目前,Hai-BMS平臺已接入超300家生態方,通過聯合華為、中國移動、科大訊飛、阿里云等品牌,共同優化建筑的整體系統能效,達到節約能源、便于管理的目標。
碳中和的“海爾式”探索
碳中和是時代的風向,場景化則成為破局之路。而在這條探索路徑上,海爾取得的成績格外矚目。
以海爾中央空調為例,其依托磁懸浮機組,打造了5000余節能示范項目,累計節能23億度電。2016至2019年,海爾中央空調通過煤改電項目,一個采暖季就可減少燃燒標準煤20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5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5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70萬平方米。
毫無疑問的是,在顯著的減碳成績背后,蘊藏著海爾節能減排,提質增效的特色發展路徑。海爾踐行“產品覆蓋場景、生態覆蓋行業”的發展理念,以從單品節能到系統節能、從單節點節能到全流程節能的新邏輯,成為了暖通領域的綠色發展樣板。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北方煤改清潔能源共招標170個,海爾中央空調中標80個,中標率達到47%,成為行業最高采購量的企業。之所以能夠服務如此多的煤改清潔能源家庭用戶,是因為海爾中央空調推出的不單單是智慧的空調產品,而從場景需求的角度,以家庭地暖中央空調場景和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覆蓋用戶舒適節能的場景需求,在促進煤改清潔能源深入推進的同時,又滿足了用戶舒適溫暖的家庭場景需求。
而海爾中央空調的HAI-BMS智慧建筑物聯云平臺,覆蓋了包括中央空調、電梯、照明、消防系統等全部場景,不僅能輸出實時能耗數據,還可以提供最優節能運行方案,以對建筑物的各個環節智能控制,實現了智慧建筑場景內的節能與舒適,全方位滿足用戶和樓宇需求。
如果說系統化、場景化節能讓降低碳排放、增加能效變得更有針對性和效率性,那么全流程的節能則使綠色升級更具全面性和可持續性。
相較于傳統的單節點節能,海爾中央空調的低碳生態實現的是全流程、全周期的節能,海爾高效機房能夠將中央空調主機、水泵、冷卻塔等跨品牌接入云端,從設計、安裝、調試、運維全流程減碳,實現真正的全流程、全周期賦能。海爾中央空調顛覆了傳統的點對點減碳,串聯起設備端、供給端、需求端等全流程,通過全周期發力,既能逐個擊破,又能全面覆蓋,從而創造節能增效的綠色生態。
減碳變革勢在必行,身在其中的企業若無節能增效的遠慮,則必有生存發展的近憂。在碳中和風口之下,“海爾式”探索便是一種樣板,其不僅是創造,也在引領綠色低碳的生態未來。
記者 尹為鑒 竇衍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