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_00
□ 本報通訊員 尹吉志
本 報 記 者 張忠德
作為一所有著69年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人文精神的老牌名校,青島西海岸新區膠南第一高級中學獲評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范校、山東省“1751”改革創新工程指導學校等榮譽稱號。其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不斷提高校園文明程度,優化育人環境,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溫度的教育,以飽滿的精神成長成就學生的美好未來。”膠南一中校長管仁福如是作答。
黨建引領 思想鑄魂
作為多年的“先進基層黨組織”,膠南一中學校黨委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領黨員在疫情防控、教育教學、專業發展、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率先垂范。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抓好黨建促中心,圍繞“讓優秀者更優秀”“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育人目標,不斷提升育人質量。
“我們培養的對象是學生,要讓學生成長成才,更要讓學生把自己夢想和未來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管仁福表示。為此,膠南一中聚焦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核心素養培養,培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
學校從自身近70年所積淀的辦學經驗和文化底蘊入手,解讀“明德至善,博學大成”的校訓,從中提煉出“明德,博學,致遠”三個要素作為課程開發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開發出《精彩人生》《快樂成長》等五個系列100多門校本課程。
衣缽相傳 師生相長
課間、飯后、宿舍、走廊……走進膠南一中的校園,會發現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景象隨處可見,師生關系和諧融洽,而這源于膠南一中多年來一直實施的“全員育人導師制”——每個老師都擔任導師,每個學生都有導師負責。
為提升教師業務能力,膠南一中乘勢而上,技術上采取“以新帶老”,讓年輕教師率先嘗試智慧平臺的操作,而后教給老教師該如何使用;在專業素養與價值追求上,則采取“以老帶新”,引領教師按照“教學新秀-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首席教師”的梯度進行大發展,實施“淬英”“青藍”“輻射”工程;聯合“齊魯名校長協作組”省內優質高中進行教育資源共享、集體備課、聯合教研,形成學科的優勢互補;不斷激勵教師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形成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2020年,膠南一中圓滿承辦青島市高中教育與教學工作會,展示和推廣了學校先進的課堂教學經驗,一批有水平、有風格的教師受到關注和推崇。學校擁有“青島名校長工作室”“新區名師工作室”“新區名班主任工作室”四個,2020年以來,有13位教師獲區級優質課程評選一等獎、3人獲評“青島名師”。
師生相長。2019年起,膠南一中建立起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電子檔案,通過大數據掌握個體學生和群體學生的發展情況,教師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行為引導,使每個學生在各方面、各時期都能得到“私人定制”式的幫助。
拓寬陣地 協同育人
在膠南一中有一面“與眾不同”的墻,在這面墻上你會看到“青春少年們”對自己當下的激勵、成長的感悟和未來的憧憬,學生們還給這面墻起了個名字,叫“快樂成長涂鴉墻”。“每次路過這里,都會停下來看一看當時寫下的誓言,想一想有沒有好好努力,離自己的愿望還有多遠。”該校高三七班學生劉興宇說。
2020年10月,膠南一中新一屆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委會”建立,學校大力實施家長駐校辦公、家長陪修、陪餐等制度,全面落實家委會監督評價職能,健全“三位一體”協同育人網絡,讓更多家長參與到活動陣地營造和教育教學工作中來,為學校德育工作“支招獻策”。
膠南一中還堅持開放式辦學,與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市黃島區交通警察大隊開展高校、警校共建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北京夏令營、體驗中國海洋大學校園生活,開展海爾集團參觀、青年志愿者服務等活動,構建三維德育體系,讓學生在實踐中開闊視野,明確人生價值與奮斗方向,形成自己的職業規劃。
請輸入驗證碼